<address id="ttjl9"></address>

      <noframes id="ttjl9"><address id="ttjl9"><nobr id="ttjl9"></nobr></address>
      <form id="ttjl9"></form>
        <em id="ttjl9"><span id="ttjl9"></span></em>
        <address id="ttjl9"></address>

          <noframes id="ttjl9"><form id="ttjl9"></form>

          首頁

          太強了!這些Dribbble頂尖插畫大神的作品,是我學習的源泉

          seo達人

          今天彩云跟大家分享的是Dribbble上,我非常喜歡的插畫設計大佬們。優秀的太多,這里僅放10位我覺得最值得看的,可謂是精選中的精選,所以我建議你一定要收藏學習。(彩云花了3個多小時艱難選擇出的10位,太難取舍了,最后入選的標準是一些更具風格特點插畫大佬們)

           

          1、Mikael Gustafsson

          https://dribbble.com/MikaelGustafsson

          首先推薦的這位大佬是我超喜歡的插畫師,他在dribbble上發的作品不算多,但不發則已,一發驚人。每一張作品中,不論是畫面構圖、場景、配色都非常優秀而且還把插畫做成了動態(其實是在Unreal引擎中落地的游戲場景動畫),細節做到了極致。尤其喜歡他作品中的配色,我經常參考他的作品找配色的感覺,推薦你一定要去看看。

          圖片

          圖片

           

          2、Beresnev

          https://dribbble.com/Beresnev

          這位大佬也是我在Dribbble上關注比較早的插畫師,他的作品大多數都是動態的,其實發現他的動態也是做到了極致。插畫的風格偏簡潔矢量,很有自己的個人風格。可以從他的作品中學到很多動畫動態細節,畫面的動態速度、動作曲線、轉場,極簡的配色等等。他發布的作品量也不算大,但每一個都值得學習。

          圖片

          圖片

          圖片

           

          3、Jenny Yu

          https://dribbble.com/jennyyu

          這位小姐姐很擅長在畫面中運用光影關系打造意境,效果超喜歡,而且每一張圖都能讓看的人感受到一個故事,富有情感。畫風比較輕盈,喜歡在畫面中添加一些彩色的噪點,像是水彩撒上去的感覺,值得學習。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4、Andrey Prokopenko

          https://dribbble.com/Pro_Art

          這位插畫大佬擅長在結合圖形本身構成的不規則暗色框里作畫,從幾年前就開始流行這種風格的畫法。大概在5年前,彩云也畫了不少類似這種風格的插畫,當時跟這位大佬還經常互動,每次他發作品我會點贊,我發作品他也會給我點贊。只是他現在還在堅持更新這種風格圖,我已經好久沒畫了,慚愧。總之,學習他的構圖,細節,配色都是非常不錯的,值得關注。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5、MBE

          https://dribbble.com/Madebyelvis

          Mbe插畫風格應該很多人都已經熟知了,而他就是引流這股趨勢的創始人。這種風格技法上較為簡單,應用范圍較廣,曾經有段時間,各大廠的應用在空狀態頁,啟動頁面等等都進行了跟進。從這位大佬的作品中可以學習他的構圖,配色細節,尤其是可以學習他對于可愛風格的表達。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6、Burnt Toast ®

          https://dribbble.com/BurntToast

          這位大佬在Google,Facebook,Samsung,Microsoft都工作過,跳遍國外大廠啊。他的插畫具有很明顯的個人風格:明亮的色彩,簡單平滑的曲線描邊,清新有趣可愛。我很早就關注了他,非常喜歡他的風格,給了我很多的靈感。他發布的作品量挺多的,很多都比較適合用到UI領域,推薦關注學習。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7、Brian Edward Miller

          https://dribbble.com/bemocs

          他是美國科羅拉多州的一位獨立插畫師,作品風格偏古典,擅長使用噪點筆觸給畫面增加細節。畫面細節較為厚重,在一些風景,場景的表達上,比較適合參考。相比較于前面的一些插畫風格,這位大佬的作品算是比較特別的,推薦給大家。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8、Canopy

          https://dribbble.com/canopy

          這是一家在紐約的插畫工作室,他們的作品以矢量插畫為主。我很喜歡他們畫的這種圖形規則的矢量風格,對于不擅長畫插畫的同學比較友好,很適合來臨摹學習,也能用到一些UI項目中。他們對于顏色的不同明暗過渡運用的非常好,值得學習。

          圖片

          圖片

          圖片

           

          9、Matt Carlson

          https://dribbble.com/matt-carlson

          這位大佬的插畫作品,風格較為多變,擅長畫一些風景畫,尤其是對于樹的表達有自己的特點。也是我關注的比較早的一位插畫師,功底很好,值得關注。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10、Ana Miminoshvili

          https://dribbble.com/Anano

          最后推薦的是一位自由插畫師,她的作品喜歡加一些噪點,并結合一些特別的圖形外框,用出界的構圖方式營造立體感,增強了視覺表現力。她的小插畫,也很適合用到UI和運營里。在她的作品中從圖形上,構圖上,能看出是一位功底深厚的插畫師,值得學習。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總結

          文章中列出來的這些是我從關注列表中再三篩選出來的比較有代表性的頂尖插畫大神,在我的工作學習過程中,他們給了我很多的靈感。當然,這份推薦名單只是我自己的個人喜好,無關粉絲數量,排名也不分先后。

          這篇分享,一定是值得收藏的,不論是找靈感,還是臨摹學習,不用到處找,這10位大佬的作品就足夠你研究了。當然,插畫能力的提升離不開大量的練習,可以把這篇文章中分享的作品收藏起來(彩云挑選出的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慢慢臨摹學習都是極好的。

           

          原文地址:彩云譯設計(公眾號)

          作者:彩云Sky


          轉載請注明:學UI網 ? 太強了!這些Dribbble頂尖插畫大神的作品,是我學習的源泉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如何建立完善的設計驗收機制

          seo達人



          在日常工作中,設計師經常會有這樣的煩惱:上線的產品和原先設計的不一樣,不是這個交互提示沒有顯示,就是那個圖標大小顯示錯了。更有甚者,產品功能的交互邏輯就有問題。用戶在使用過程中體驗大打折扣。導致這個問題的原因很可能是在產品開發鏈路中,設計師完成對設計稿的交付后就認為這個任務告一段落,開始著手下一個任務。而后續環節中的隊友對設計意圖、設計細節理解不足或產生誤解,將關注度僅集中在主要功能的提供上。解決這個問題,設計師們需要設立設計驗收環節,進行設計輸出和產品實現的比對和檢測。

          而在傳統的瀑布式開發流程中,由于產品實現周期較久,產品上線前設計師可以安排充足的時間進行驗收;但是在敏捷開發過程中,每個迭代的任務多、時間緊,設計驗收往往草草收場,以至于問題不斷累積,影響產品整體用戶體驗。本文將會結合酷家樂工具型產品-酷大師在敏捷開發過程中的實踐經驗說明如何搭建設計驗收體系,在設計師與隊友們的高效溝通的前提下,保障產品高品質在線。

           

          搭建設計驗收框架

          很多設計師反饋:產品上線前驗收過,有些小問題沒法立即解決;上線后會發現一些新問題;隨著產品功能的增加,問題越來越多,通常呈現分散式、零星式的特點,有些防不勝防的感覺。

          實際上,這是因為大多數設計師認為設計驗收就是上線前的事情,結束了就完成了,沒有建立系統驗收框架,缺少全生命周期去跟進設計實現的概念。

          由于酷大師項目是我從0到1一直跟進的項目,在啟動初期就做好了搭建設計驗收框架的準備,按照單一功能驗收、部分模塊功能驗收、全局功能驗收、階段性整體復查這樣的順序,網格狀、系統性、地毯式進行驗收。驗收階段貫穿上線前、上線后,形成點、線、面、體相結合的布局。

          圖片

          單一功能驗收階段——模塊驗收階段——全局驗收階段——周期性復查階段

           

          一.單一功能驗收階段

          大多數項目進行敏捷開發時,一個sprint結束后會上線該sprint研發的功能,此時可以進行該sprint中開發的功能的驗收。在酷大師敏捷開發過程中,一個sprint往往會完成1個復雜功能或多個獨立的簡單功能,我通常會給每個功能建立設計驗收文檔,逐個進行驗收。這個階段的驗收往往比較細致,會關注每個功能的設計輸出中涉及的所有細節點。

          這樣一輪精細化驗收結束后,往往能夠發現產品實現中90%以上的問題。我稱這個階段為點狀驗收

           

          二.模塊驗收階段

          有些功能比較復雜,會拆解為多個子功能,花費多個sprint進行研發。比如說酷大師中的渲染功能,先實現構圖外景等能力,再實現陽光調節能力。

          所以會先進行構圖場景和陽光調節的單一功能驗收,當這些能力研發完成,渲染功能比較完整時,再進行整個模塊功能驗收。此時的驗收既是對單一功能的復查,也是對模塊功能的檢測。我稱這個階段為線狀驗收。

           

          三.全局驗收階段

          通常我會在一個相對具體的時間節點,比如半年、一年或者大版本更新迭代時,去查看整個產品功能迭代情況。這樣的時間節點就很適合進行一場全局性的功能驗收。

          平日的驗收結束后陸續會進行優化,但是由于優化時間點不一定是即時的,也有很多情況下是問題優先級較低,很久才修復。全局功能驗收就能從全局角度了解半年或一年進展情況,查漏補缺。

          由于酷家樂體系下,半年會對產品做一次回顧,所以我會在1個季度結束后進行一輪全局驗收,檢查出的問題可以下一個季度進行優化,保證每半年回顧時整體狀態可控。我稱這個階段為面狀驗收。

           

          四.周期性復查階段

          前面三個環節結束后其實會沉淀下數量客觀的驗收問題,一部分在上線前會解決掉,一部分上線前不容易解決的會在上線后短期內解決,還有一部分問題可能涉及資源、產品方向等短期難以解決的問題,會留檔,等待合適的時機進行解決。

          為了防止短期內沒有解決的問題被時間所遺忘,我會安排周期性復查,比如在半年的節點上,復查這半年的驗收文檔,對問題進行跟蹤整理,適合近期進行優化的推進優化解決,短期內還是沒法解決的再進行備注說明。

          這樣體系化的全生命周期的驗收,就可以保證產品穩定的質量呈現。

           

          明確基礎驗收流程

          圖片

          建立驗收文檔——驗收問題錄入——同步&溝通驗收問題【確定問題優先級&跟進機制】——過程中跟進調整情況———上線前復查

           

          一.建立驗收文檔

          有些團隊內部協作習慣于直接口頭溝通,面對簡單且量少的問題時比較快速,但是也存在信息遺漏、溝通誤差等問題。所以建議每次設計驗收時先建立驗收文檔。

          如果團隊共同使用線上協同工具,那么驗收記錄留檔和信息同步都能及時有效進行;如果沒有團隊協作工具,可以自己使用在線或本地文檔工具,比如石墨、語雀、Pages等。建立文檔時也需要按照一定規則,方便后續查找,比如命名按照功能、模塊、時間順序等。

          隨著文檔的增加,為了方便進行管理,可以建立一張驗收文檔管理表,記錄單個文檔的基礎情況。有些團隊分工較細,交互設計師和視覺設計師會分別建立驗收文檔,在我們的團隊協作中發現共同維護一份文檔比較高效,只需要在問題類型中進行交互、視覺的分類即可。

           

          二.驗收問題錄入

          設計師在對最初的設計輸出和設計實現進行比對時,往往會發現與最初設計意圖有出入的地方,建議將差異點都作為驗收問題進行錄入,在后續溝通跟進弄清緣由的情況下,再去判斷是否列入驗收問題。

          驗收問題錄入的過程,實際也是對功能的二次思考,在這過程中真切驗證原先規劃的操作路徑是否真的易用。有時也會在錄入過程中,發現需要增加延展的能力,那么也是可以錄入并備注,為未來的體驗優化積累突破點。

          驗收文檔的撰寫標準將在后文具體說明。

           

          三.同步&溝通驗收問題

          驗收問題常常會涉及多個崗位團隊成員,比如前端、后端、運營等,如果是團隊使用在線協作工具,在問題錄入的同時設計師可以先做好原因預判,立即@相關隊友,在正式進行溝通之前,能夠給相關隊友預留一些排查原因的時間。

          在一次設計驗收完成后,可以依據整個驗收文檔,與相關隊友共同溝通驗收問題??梢哉偌嚓P幾位隊友直接溝通,或者召開會議。在溝通的過程中,通常需要復現問題,判斷原因,以及確定跟進優化的負責人。

          同時會根據問題的影響程度、調整難易程度、資源配比程度,綜合判斷各個問題的優先級,再根據優先級進行排期調整。設計師在排定優先級時需要遵循體驗原則,盡量保證新功能上線時以較好的效果呈現。這樣用戶初次接觸功能時,在首因效應影響下,會對該功能體驗抱有好感,對產品整體體驗也會給到好評。

           

          四.調整跟進

          驗收問題調整的過程中,對于復雜問題往往需要進行頻繁的溝通,工程師需要在過程中與設計師確認方向正確性,防止偏差導致的再次誤差。

          此時設計師應給予充足的支持,比如詳細解釋設計意圖,比如幫助工程師尋找類似場景的實現效果,比如相關組件資源等。既是團隊協作共同解決難題,同時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了解底層原因,為預防后續遇到類似問題積累經驗。

           

          五.上線前復查

          體驗問題調整結束,依據體驗文檔,再次驗證修復情況。在這個時期,如果還遇到其他問題,也是可以進行問題錄入和優化。

           

          制訂驗收文檔標準

          圖片

          標明序號——定位問題范圍——定位問題分類——問題清晰說明——差異截圖對比——原因與解決方案——定位負責人——記錄優先級———跟進記錄

           

          一.標明序號

          驗收文檔支持以多種形式呈現,比如word、excel、ppt等,嘗試過多種形式后,選擇使用excel表格。對問題屬性、范圍、負責人等進行說明時可以單獨呈現,很容易最終進行分類整理。

          比如復查時,可以拉取一段時間的驗收文檔,整理后可以知道視覺問題占比10%,那么視覺還原程度還是不錯的。比如渲染模塊問題占比20%,那么說明這個模塊下還需要集中進行優化調整。

          確定呈現形式后,可以在文檔中標明序號,方便后期整理。

           

          二.定位問題范圍

          驗收問題影響范圍往往并不相同,比如影響當前功能、多個功能、當前模塊,也有些問題涉及產品全局,甚至還有些問題會涉及公司其他產品線,此時需要說明清楚。

          工程師在修改問題時就可以針對該范圍進行問題解決,防止解決問題覆蓋面太小,產生遺漏。而涉及到公司跨業務線的問題時,可以@對應負責人,進行溝通解決。

           

          三.定位問題分類

          在酷大師驗收過程中,通常遇到的問題分類為:交互類問題、視覺類問題、運營類問題、技術類問題、產品方向類問題等。相關人員通常會直接關注對應問題,幫助高效處理。

           

          四.問題清晰說明

          清晰描述問題,盡量具體,避免類似于“不符合”、“不好看”、“與設計稿不一致”等主觀籠統的概括;提出問題的同時盡量說明解決方案,當然有些方案設計師能夠直接給予,而有些涉及其他崗位時就可以@隊友進行解決方案的描述。

           

          五.差異截圖對比

          將設計稿與開發界面進行截圖對比,標注出差異問題點,幫助相關隊友快速直觀理解問題。有些情況下截圖不能說明清楚操作過程中的問題,也可以采取錄制gif的方式,演示操作行為。

           

          六.原因與解決方案

          通常問題涉及的相關人員會在這個區域進行跟進說明,比如造成當前問題的原因、解決方案、排期等。

           

          七.定位負責人

          記錄當前跟進的跟進入。

           

          八.記錄優先級

          優先級的評定可以有多種維度。通常可以直接做判斷的維度有兩個,易于調整的問題優先級較高,對完成功能影響大的問題優先級高。其他維度可以根據具體產品,與團隊共同進行分析,總結其中的規律。

           

          九.跟進狀態記錄

          主要集中于對問題解決情況的跟進,通常分為已解決、跟進中。

           

          其他思考

          為了實現產品高品質在線,除了在研發實現后落地系統的驗收機制以外,設計師可以在很多環節發揮作用:

          1.設計稿本身的高標準輸出,考慮清楚開發成本和可實現性;

          2.交互評審環節盡量解釋詳盡,與相關工程師達到理解上的一致;

          3.開發過程中參與溝通,幫助工程師先做一波問題的排除;

          4.出現問題幫助促成解決,包括跨團隊資源的收集、組件支持之類;

          5.明確產品設計還原度對于用戶體驗的重要性;

          6.以多種方式邀請合作伙伴參與到驗收環節中,比如bugbush、專家走查、可用性測試。

           

          原文鏈接:酷家樂用戶體驗設計(公眾號)

          作者:懷瑾

          轉載請注明:學UI網》如何建立完善的設計驗收機制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如何設計友好易用的表單

          ui設計分享達人

          表單對于用戶和產品同樣重要。當我們需要收集數據時,表單是我們最常采取的方式(也許是由于在互聯網普及之前,表單就已經長期應用于我們日常生活中 )。因此,將表單設計得友好易用是提高用戶信息填寫完成率的關鍵。


          表單拆解

          表單的樣式會根據業務目標、內容的不同而發生變化,但是有一些基礎的組成部分能幫助用戶快速順利地完成表單的填寫。


          1.類別標題:類別標題能夠幫助用戶瀏覽表單并同時解釋整個表單的大致內容是什么。當你需要把被收集的信息分類為多個部分時,比如個人信息、職業信息和財務狀況,這時類別標題就可以派上用場。


          2.文本標簽: 文本標簽能夠提示用戶在每個輸入框中應該填寫什么樣的信息。


          3.提示文字:文本標簽的附加說明。


          4.錯誤信息提示:向用戶反饋為什么輸入框中輸入的信息有誤。


          5.重要行為召喚按鈕:表單末尾的按鈕,用來提交表單上輸入的內容。



          表單狀態


          在用戶使用表單時,有三種最基本的狀態能夠幫助用戶完成操作。


          1.默認狀態:默認狀態是用戶未進行任何操作時的狀態。


          2.激活狀態:當用戶點擊輸入框后,輸入框就變成激活狀態并通過樣式的變化強調顯示。如果用戶視線離開了屏幕一小會兒,這個狀態可以幫助用戶快速瀏覽定位。


          3.反饋狀態:此狀態一般在完成一個信息的填寫,并進行下一個字段輸入的時候出現,讓用戶了解輸入的信息是否正確。對于一些無法立即驗證的信息可以在用戶提交表單的時候進行反饋。



          設計原則


          1.保持簡單:將表單設計得短且簡單。只收集必要的信息,避免讓用戶分開填寫姓氏和名字(分開填寫姓氏和名字一般只存在于外國網站)。允許用戶查看已輸入的密碼,而不要讓用戶填寫兩次密碼去確認。


          2.使用內嵌提示:當用戶輸入信息有誤時要給出錯誤提示,同時要將錯誤原因注明在相應的輸入框旁。


          3.組合相關項:將有相關性的填寫項組合在一起,然后將它們以合理的順序整理,這可以幫助用戶不必花費太多認知成本去填寫必要的內容, 這個過程不僅輕松而且只需要用戶很短的專注時間。


          4.使用左對齊的文本標簽:始終在輸入字段上方放置文本標簽。不要用文本標簽替換提示文字,不然用戶在提交表單之前很難檢查他們輸入的信息,會浪費較多的時間。請把標簽放在輸入字段上方并且左對齊。


          5.根據輸入信息的格式設計輸入框:簡單來說,確保輸入框的格式與輸入信息的格式協調。比如說,地址的輸入框應該比手機號碼的輸入框更長。


          6.CTA按鈕(行為召喚按鈕)

          一般表單的后面會有一個或多個按鈕,比如“提交”、“下一步”之類的。在按鈕有多個的情況下,最重要、或者是最想要用戶點擊的按鈕應該要突出,而其他按鈕弱化處理。

          當使用模態視圖狀態下的表單時,有時會有一個關閉按鈕用于關閉模態視圖。另一種設計方式是使用叉號圖標并將其放置在頂部的右側邊緣,它可以代替關閉按鈕,如圖所示。


          7.搜索字段:當網站內容比較多的時候,把搜索字段做的明顯些,方便用戶對網站內容進行篩選。同樣的,在用戶使用了搜索功能獲取到結果后,不要清除搜索框內的搜索關鍵字,因為用戶可能會查看最初他們搜索了什么。


          8.清晰:向用戶清晰地表達信息,不要出現含糊不清的詞。用戶可能不愿意填寫表單,所以盡可能清晰簡單。如下圖的綠色按鈕文字使用“提現”而不要使用“確定”。


          原文:https://blog.prototypr.io/creating-user-friendly-forms-46e3f7f4eef2

          作者:Momoh Silm

          譯者:Ballen貝林、春風似蛋撻

          本文翻譯已獲得作者的正式授權

          授權截圖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文章來源:站酷   作者:Ballen成明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量化設計價值- 如何創建體系化的監控系統

          資深UI設計者

          隨著用戶體驗設計的發展,我們已經過了僅依賴需求和直覺就可以完成產品設計決策的階段了。數據對用戶體驗設計師的價值可以總結為兩點:1. 數據可以在「產品設計決策階段」提供了更多元的參考意見;2. 數據可以在「產品設計復盤階段」提供更客觀的評價標準


          設計師使用數據的場景

          無論所處哪一種設計階段,總的來說設計師的數據需求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

          undefined


          1.探索事物間關系的“內因/外因”:

          是什么東西影響了用戶的購買決策 ?我的新版網站首頁的改版是否為產品提升了注冊的轉化率 ?這類需求的本質是探究一種事物間的歡喜和因果性,常用「推論性統計」、「相關&非參數校驗」進行分析。對于這類需求,往往會有專業的數據分析師,用戶研究設計師,數據產品經理承接。


          2.發現數據中的“模式/異?!保?

          在一天之中隨著時間的變化,用戶的訪問量有什么規律 ?這類需求的本質是在對已經發生的事物規律做一種總結 ,使用的統計方法更多的是「描述性統計」。對于絕大多數設計師而言,能夠做到發現數據中的 “模式/異?!?基本可以覆蓋絕大多數日常工作的需求。


          本文主要關注解決設計師的第二類使用場景——發現數據中的“模式/異?!薄D壳案鞔蠡ヂ摼W企業內部都會提供自研或者第三方的BI工具,因此筆者建議設計師可以通過建立一個包含關鍵的體驗指標的數據看板系統,對自己負責的業務進行系統的總結和復盤。


          以我曾經的工作內容為例,我們的產品是服務商家進行“前后端對接生產”的訂單審核系統。【效率】是制造業至關重要的關注面,在一個企業用戶的付費決策中也起到了相當重要的分量,客戶使用我們的工具進行訂單審核和流轉的效率是整個用戶體驗模型中的重要部分。因此我們需要構建一系列合理的指標來判斷訂單系統的處理效率。除【效率】外,【用戶行為】【用戶特征】等都是設計師關系的信息。以【效率】為起點,最終我們構建了一個籠統的包含設計師所有要監測的信息看板系統


          關鍵概念

          本質上互聯網產品中的看板(kanban)與自然科學領域研究人員的用 R 或者 Seaborn繪制的精美圖表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差異點可能在于看板更加關注時效性,同時更加具備可交互性。

          隨著儀表盤工具和各種BI軟件產品在人群中的普及,人們對儀表盤,指標(Metric)和關鍵績效指標(KPI)的組成有不同的理解。為了確保我們都說相同的語言,我將定義一組術語,這些術語將構成我們討論的基礎:


          • 度量(Measure):度量是一段數字上可量化的數據。銷售額、利潤、留存率,都是具體衡量的例子。

          • 維度(Dimension):維度表示給定指標的不同方面屬性。例如,時間通常被用作分析不同度量的維度。其他一些常見的維度包括地區、產品、部門、細分市場等。

          • 層次結構(Hierarchy):維度可以進一步分解為層次結構。例如,時間維度還可以形成層次結構,例如 年>季度>月>日。

          • 粒度(Grain):層次結構中的每個級別都稱為維度的粒度。例如,年 > 季度 > 月 > 日 ,中的“年”是一個特定的粒度。

          • 指標(Metric):指標是我們經常在儀表板中顯示的數據類型,它表示一個度量Measure)的數據段與一個或多個特定維度(Dimension)和相關粒度(Grain)的關系。



          上圖是在Tableau中一個標準的指標示例-“每周銷售總額” 的構建方式。在這個指標中,我們需要量化的“”是美元——即總銷售額,用來觀察量化數據的“維度”— 即時間,而時間維度可以被進一步分解為“年>季度>周”的層級結構,“每周銷售總額”需要關聯的維度中的特定“粒度 ——即周。


          • 看板(Cards or KanBan): 觀察一個或多個指標(Metric)運行情況的圖表

          • 儀表板(Dashboard): 儀表板是多個圖形,圖表,量表或其他直觀表示的集合。多個看板可組成一個儀表板

          • 報告(Report): 報告可以是對應圖表和其他可視化的表示,也可以是可能直接相關或不直接相關的大量圖表和可視化。多個儀表盤可組成一個報告。

          “實時、受眾群體、流量獲取、行為……” 上圖為Google Analytics 中提供的多種類型的數據分析報告,報告可以非常廣泛地涵蓋廣泛的相關信息。每一種特定報告內包含了若干個回答特定問題的dashboard,一個dashboard內可以包含多個相互關聯的指標的看板。


          一個可分析、可追蹤的數據系統中,最原子的構成單位理解成一個“看板”。如何從0-1構建一個客觀有效的數據看板系統?我們可以類比【一個人學習做菜】的過程,做菜的過程可以總結為三個階段:


          1. 學習菜譜&列一個采購清單

          2. 采購食材&烹飪食材

          1. 擺盤料理&品嘗美食


          對應到數據看板系統的創建,我們亦可以總結為三個階段:

          1. 了解數據的特性、明確自己需要哪些數據

          2. 通過技術手段獲取數據、將粗數據加工成意義明確的指標

          1. 將指標數據可視化,觀察數據并嘗試分析現象



          度量Measure & 維度Dimension

          “ Data is more than numbers, and to visualize it, you must know what it represents. ”

          數據不僅僅是數字,數字、數組、表格、都可以被稱之為數據。要將數據形象化,你必須知道它代表什么。為了構建有效的效率指標,第一步是:明確為了解決當前的問題,要觀察的【度量】是哪些,已及這些度量又需要從哪些【維度】進行觀察。

          了解數據類型

          一個線上的項目每天都在收集成百上千種數據,怎樣確定自己需要什么數據作為 度量(Measure)呢?首先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類型的數據都適合作為度量Measure)被加工成指標。


          不同學科,不同課程,不同領域,對于數據類型的定義基本一樣,但稱呼并不完全一樣。統計學中,數據類型分為四種:定類,定序,定距,和定比。這四種類型是從低到高的遞進關系,高級的類型可以用低級類型的分析方法來分析,而反過來卻不行。

          定性數據與定量數據


          從宏觀角度分析,數據類型分為 定性 和 定量 兩種。一個通俗的例子,以自身為例:例如衣服的顏色,頭發的類型和鼻子的形狀這些標識標識的是定性數據;例如身高,體重,年齡和鞋子的尺碼,這些可測量的是定量數據。


          1.定量數據:定量數據是統計數據,通常具有自然結構性意味著它更加嚴格和明確,可再細分為連續/離散兩種。此類數據使用數字和值進行測量,這使其更適合進行數據分析??梢酝ㄟ^以下方式獲取定量數據:

          • 測量

          • 實驗

          • 調查

          • 市場報告

          • ……


          2.定性數據:定性數據是非統計數據,本質上通常是非結構化或半結構化的。定性數據可以用來問“為什么”的問題。它是調查性的,在進行進一步研究之前通常是開放性的。從定性研究中生成的數據用于理論化,解釋,發展假設和初步理解。可以通過以下方法獲取定性數據:

          • 文字和文件

          • 音頻和視頻記錄

          • 圖片和符號

          • 訪談筆錄和焦點小組

          • ……


          想要了解訂單流轉的效率是怎樣,最簡單的方法是通過和我們的客戶進行面聊一下使用情況并記錄一下反饋,但這樣的產物并不方便進行統計分析和展示。盡管有一些對定性數據“結構化”的方法,比如對定類數據進行的非參數校驗,但實施起來成本較高。定量數據因為本身結構化的特點更適合分析,因此在這里建議設計師在構建自己的dashboard系統時,需要跟蹤分析的數據盡量選擇定量數據。


          確定需要觀察的度量&維度

          明確需要觀察的度量有哪些,首先需要從要解決的問題出發。但是沒有一個整體的分析模型,往往會導致我們的分析遺漏很多信息和細節,導致數據分析師無法理解彼此的需求,最終導致最后產出的看板難產或答非所問:


          使用的問題分析工具—— KPI wheel

          在這里介紹一種名為KPI Wheel的簡單工具,可用于收集將用于定義和可視化指標的前期必備信息。您可以將 KPI wheel 的圖片打印在紙上,然后開始嘗試依次思考這四個方面:


          1. “ 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2. “誰在關心這個問題?”

          1. “我需要去哪里獲取這些數據?”

          2. “為什么這個數據很重要?”


          在解答的上述的幾個問題的過程中隨手記錄:(1)可能引發什么進一步的疑問、(2)使用此信息可以采取什么行動或決定。不斷的提出問題并進行進一步分析,這么做的目的是讓用戶不斷分解問題,直到他們有足夠的信息來采取行動或做出決定。經過幾輪完整的分析后,用戶就可以大致確定指標的「度量」和 所需要的「維度」。


          以我曾經的工作內容為例:我們的產品是服務商家進行“前后端對接生產”的訂單審核系統,我們需要構建一系列合理的指標來判斷訂單系統的處理效率。以下是與產品經理討論過程中的具體流程:


          第一輪 KPI Wheel ——

          1.Answer KPI Wheel:“ WHAT? WHO? WHERE? WHY? 


          what:我們需要一種途徑了解用戶進行訂單審核的效率如何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聯想到:

          1.想要了解訂單處理效率,首先需要定義什么叫訂單的效率;在行業中有一種叫做「訂單生命周期」的專有名詞來表示訂單從創建到結束的時長,是一個可借鑒的概念

          2.針對我們的業務,一個工單的生命周期經歷了從創建-流轉&審核-通過,一個工單從創建到通過所經歷的時間是我們需要記錄的【度量】


          who:產品/運營/設計 三個業務方都關注訂單的效率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聯想到:

          1.對于不同的角色,在檢測數據的時候都關注那些維度?

          2.訂單類型分審核單&生產單這兩種,兩種類型的訂單,訂單類型是一個必要維度

          3.時間是上述三個相關方都需要關注的維度,一個訂單在通過審核時的時間,是一種重要的分析維度;而“時間”維度,我們可以繼續拆分為: 年-月-周-日 的層次結構

          4.對于運營,了解不同行業的商家的訂單效率對進行深入運營是必要的。而"行業"維度根據分類方式的不同,又可以歸類為一級行業(軟裝設計/板式家具/…),二級行業(整木定制/辦公家具定制/暖通/地板/瓷磚……)

          4.對于產品,為了更好的維護客情,對于特定的大客戶的數據需要重點關注。因此商家賬號的ID,也是重要的分析維度。


          where:我們需要的數據要在在哪里獲???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聯想到:

          1.與一般的用戶行為數據不同,訂單的數據都儲存在后臺的操作日志中

          2.需要的"行業"維度,可以復用其它團隊已經制定好的標簽


          why:效率是企業的生命,制造業中存在各種效率指標,如“人效”/“平效”等。糟糕的使用效率會造成我們的產品在根本上是不可接受的,因此效率指標非常重要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聯想到:

          1.通過【訂單生命周期】統計的時間,可以在整體上評估訂單系統的流轉效率。但是僅僅依靠一個這樣的指標,缺少一些更細致的視角??梢栽黾訉Ψ桨福ㄓ唵蔚妮d體)的停留時長的統計,來計算審核在整個生命周期中所耗時間的占比。


          2.The Rising Questions & Action:“ 根據問題1的答案,這還會引發什么其他問題,或者您將采取什么行動?”

          在回答上面的4W的過程中,會引發其它衍生問題,例如 “訂單審核周期的時間的最小單位是什么?”  等等。針對上述的其中衍生問題,可以再進行一輪kpi wheel的自問自答。比較簡單的衍生問題,不需要4個方面都進行問題分析。


          最終 ——

          在多次重復上述的兩個過程后,最終我們確定了要在產品中量化哪些 度量(Measure),以及這些度量需要哪些分析維度,并將所有需要的度量和相關的維度都用表格的形式記錄下來。

          例如,'訂單從創建到最終通過的時長(h)',是一個需要被量化的度量。它需要關聯的維度(Dimension)有時間、商家ID、一級行業、二級行業。



          指標Metric

          研究完成菜譜,記錄??采購清單后,接下來的帶班過程就是準備食材并進行烹飪。當你已經明確了要觀察的 度量(Measure)、和需要關聯的維度(Dimension),下一步就是通過數據建設獲取這些度量,然后將度量加工成指標。

          建設埋點

          獲取度量的過程就是取數’的過程。想要創建看板,數據分析師需要通過各種方式獲取一張包含所有你需要的信息的寬表。如何獲得這張包含一切關鍵信息的表格?我們需要借助埋點獲取數據。


          所謂埋點就是在應用中特定的流程收集一些信息,用來跟蹤應用使用的狀況。您可以把用戶在與您的網站或應用互動時觸發交互行為理解為一個 “ 事件 ”,一個時間存在一個觸發的條件,當達到這個觸發條件后就會上傳請求,請求中會攜帶需要的 “ 參數 ”。例如“用戶點擊按鈕將商品加購到購物車”這個行為,每次用戶觸發這個行為后都會發送一個請求,而這個請求中會記錄:1.加購商品的金額/2.加購商品的類型/3.加購商品的商品ID…等信息。這些結構化的信息構成了我們需要的度量(Measure)與 維度(Dimension)。


          在完成了最基礎的埋點后,我們就獲得了最基礎的數據。

          如何建立有效指標建議

          “指標”是量化衡量標準,未經加工的數據不具備可觀察的價值。通過埋點,我們單純只是得到了若干張包含所有用戶信息的巨型表格,我們是分析不出什么有用信息的。為了更有效的去觀察和分析作為 度量Measure)的數據,就需要對埋點數據進行一定的加工,變得更加易于理解和表達。


          當一個度量Measure)的數據段與一個或多個特定維度(Dimension)之間互相聯系了起來,度量就成為了指標。例如,同樣的一份關于【訪問用戶人數】這一度量,可以根據關聯的時間維度的不同,創建 DUV 和 MUV 等多個不同的指標。


          如何創建一個有效的指標,結合筆者的工作經驗,下面給出三點建議:


          (1)為一個指標設想一個高級概念:

          • 首先指標的名稱需要客觀,要讓人乍一聽就能大概會意,例如:「加購商品操作每日點擊次數」。而如果您定義的是類似:“軟件上手度”,這種概念比較晦澀、在業內又沒有約定俗成的定義的指標,可能需要重新考慮概念是否恰當。

          • 每周訪問站點的用戶總數/ 每日訪問站點的用戶數/ 每日訪問站點的新手用戶數…,這些指標即相互獨立,但反應的又是同一件事的客觀熟悉的時候,我們可以把這些詳細的指標統一用一個高級的指標概念來做一個歸納,例如“站點訪問用戶數”

           

          (2)檢查并確定定義指標的細節:

          • 確定了指標的基礎概念后,需要檢查一遍指標的細節。

          • 例如,“訂單生命周期”這個指標的定義中,生命周期是指一個訂單從創建到最后通過審核耗時,而與其關聯的維度有時間,訂單類型等。需要強調的是,一個訂單可能會存在:創建時間、通過時間,這兩種不同的時間戳。而在“訂單生命周期”這個指標我們需要關聯的時間維度是【通過時間】。如果關聯是【創建時間】,則會得到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生命周期計算方式。

          (3)將測量到的度量數據,通過計算總結為一個指標:

          • 通過埋點收集到的是大量的數據,是一個巨大的整體,而指標則是描述總體特性的參數。而把原始數據組織并總結成更易處理的形式的技術叫做描述性統計,一種最常見的方法是通過計算平均數的方法總結一組數據。

          • 這些描述總體特性的參數中又存在不同的用途,有的用來描述頻數分布,有的用來描述集中趨勢:平均數,眾數、中位數,有的用來描述變異性:四分衛距、方差。我們需要根據自己的用途選擇合適的統計方式來構建指標。

          根據統計方法的不同,常見的指標類型有以下幾種,他們擁有不同的分布類型和方差的計算公式


          • 【 計數 Count 】

          • 【 概率 Probability 

          • 【 平均數 Average 】

          • 【 中位數(或其它位數)Percentile

          • 【 比率 Rate 】

          • 【 一般比例 Ratio 】



          可視化 Visualize

          烹飪好食材并后,接下來的工作就是擺盤與上菜。優秀的擺盤可以讓料理更加精致和高級,優秀的數據可視化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觀察與分析數據,反之糟糕的數據可視化可能會讓我們丟失很多重要信息。

          Why visual ?

          為什么一定要使用看板(圖表)來觀察和分析數據?僅關注幾個關鍵指標的數據是否就已經足夠?


          使用看板對指標進行觀察和分析的意義在于:相比單純的數字,圖表可以攜帶更多的展示維度(大小、長度、顏色、面積…),能幫助我們多維度的觀察數據、避免疏漏。


          例如,安斯庫姆四重奏(Anscombe's quartet)是四組基本的統計特性一致的數據,但由它們繪制出的圖表則截然不同。如果僅依靠基本的統計特性來觀察數據,我們很容易忽略一些重要信息。



          選擇合適的圖表類型

          BI工具中支持多種圖表類型,比如展示瀏覽路徑的“?;鶊D”、展示轉化率的“漏斗圖”,甘特圖、散點圖等。如何選擇合適的圖表來展示并分析你的數據可以參考下圖:


          圖表種類繁多,但只要掌握其中的一小部分就能滿足絕大多數需求。對于大部分設計師,以下3種最基礎的圖表類型是最常用的:


          1.條形圖:

          條形圖是最常用的圖表類型。條形圖易于閱讀,我們用眼睛比較條形圖的末端,很容易快速得出結論:哪一類最大、哪一類最小以及類別之間的增減區別。


          2.線圖:

          線圖最常用于繪制連續的數據。因為線連接了點,這就暗示了點與點之 間存在著離散數據(一系列數據分隔成不同的類別)間沒有的聯系。通常,連續性數據都以時間為單位:天、月、季度和年度。


          3.餅圖:

          餅圖在總量間各部分的占比時比較高效


          最后,當我們創建了許多看板后如何進行歸納?我們可以將關注相同的問題的看板歸納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關注同一類問題的Dashboard;對不同的 Dashboard 提取共性,將同一個業務的不同Dashboard組織起來,就形成了一個Report。一個Report內可以籠統的包含當前業務需要關注的所有信息。


          例如:【訂單生命周期】關注的是企業的訂單效率問題,但并不是唯一關注效率的指標。另外還有諸如:“審單員平均審核時長”這樣的人效指標的看板,這些看板同樣反饋的是訂單的效率。我們將關注相同的問題的看板歸納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Dashboard,Dashboard內的看板與指標都有關注同樣的問題—效率。除了效率,身為設計師的我們還需要關注很多其他的問題:比如使用的用戶的特征、流量的來源、用戶發起的行為等等,這些問題都可以擁有自己獨立的Dashboard。最后這些Dashboard組織在一起,就成為了一個支持系統的觀察分析當前業務的體驗指標的完整報告。


          觀察與分析數據

          “ 我們需要的不是數據 , 而是數據告訴我們的實事 ”。通過建立一個系統的監測體系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從數據中探索: 模式/ 異常。不管圖表的形式是什么,我們都需要留心觀察這兩者。


          1.何為「模式」:

          模式即數據中的某項規律。比如機場每月的旅客人數,雖然隨著時間推移變化不定,但是通過幾年的數據對比,我們可能發現旅客人數存在著季節性或周期性的變化,某些月份的旅客數量一致偏低/某些月份則一直偏高。

          根據數據畫像我們可得知某個產品的成熟期用戶占絕對多數的現狀,

          了解了這個「模式」就可以更好的制定符合絕大多數用戶心智的設計策略


          2.何為「異?!梗?

          異常即問題數據。異常數據并非是錯誤數據,也有可能是設備記錄或人工錄入數據時,出現的問題。我們通過異常異常分析,一方面可以分析異常原因;一方面可以發現現有系統的漏洞。

          蘋果公司通過監控異常值、發現了位于深圳的AppleCare灰色產業,

          進而改善了AppleCare的產品策略,避免了巨大的損失


          最后在觀察分析數據的過程中,有三個需要特別關注的數據的特性不要忘記:


          (1) 數據具有可變性(VARIABILITY)

          數據的可變性這一重要的特性讓我們可以從數據中獲取規律和關系。如果您構建的指標本身并不具備可變性了,那您很可能需要嘗試其他指標進行跟蹤和分析。


          (2)數據具有不確定性(UNCERTAINTY )

          很多數據都是只能提供一個估計而不是絕對準確的數量。例如:分析人員通常會通過樣本的數據,進而對整體的數據分布進行進行猜測。


          (3)數據需要聯系上下文( CONTEXT )

          數據分析離不開情境。我們知道,數據的產生必然是有其情境的,不過統計數據時,我們通常都要剝離情境;而當我們進一步分析數據時,又必須回到具體的情境中去。


          例如:某個羽絨服經銷商發現某一年冬季的銷售額產生了明顯的下降,這本應該是一個異常的信號,但我們不能簡單粗暴的定義這是一個糟糕的數據。因為實際上,銷售額下滑的哪一年是一個暖冬,且和同類的競品相比自己的產品銷售額下滑趨勢的更低。結合情景分析數據,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結論。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文章來源:站酷   作者:酷家樂UED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QQ群 | 社交體驗設計思路

          seo達人


           QQ作為國內最早期的一款Internet即時通信網絡工具軟件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甚至在29年后的今天仍然活躍,那么今時今日它是如何吸引用戶使用的呢,一起來看看本期文章QQ群 | 社交體驗設計思路

           

          It is ultra experience

          “群體是社會生活的核心,它決定我們是誰?!薄?《走進社會學》

           

          導語

          人是群居動物,我們的生活被各樣的群體包圍著,他們給予我們所需的親密關系和歸屬感。隨著互聯網發展,我們的群體逐漸往線上遷移,同時我們也在線上找到新的群體,但無論是線上群體還是線下群體,其持續存在都離不開互動、文化和規范。QQ群作為許多線上群體的匯聚點,近期也一直在不斷的優化和豐富互動、文化和規范三方面的能力,以服務好更多的群體。

           

          設計目標

          群體從匯聚到后期不斷成長,不同時期對應著不同的設計目標。

           

           

          Part1 發現群體

          幫助同好群體相聚

          在現實社會中,人們因為有共同的目的而聚集在一起,形成群體。當互聯網讓群體能突破空間束縛時,人們會在網絡上尋找自己線下較難發現的同好群體。

          在早期互聯網,群是QQ太陽等級用戶的特權,當時QQ群的稀缺性,使得用戶更謹慎的思考自己想要創建什么樣的群。在創建者有意識的創建、用戶有目的加入的背景下,QQ很早就提供不同的群分類,以供用戶進行選擇。

           

          隨著互聯網普及率提高,網絡社交成為人們日常。日益豐富的娛樂生活,不斷激發人們多元化的交流訴求,建立群聊已不再是門檻,社交平臺上不斷涌現新的群聊。

          此時群主們都希望在茫茫的群海中,自己的群能被用戶發現并加入。另一方面,同樣面對海量群聊的加入者,迫切希望能快速找到自己所感興趣的群。

          QQ在創建群與查找群都做了優化,以幫助群聊和加入者能更好的遇見彼此。

           

          ▎靈活的群體標簽設置

          QQ的群分類界限是清晰并互斥的,當群主在創建群時選擇了影視分類,用戶在搜尋時沒有選擇該分類,該群在本次篩選中就會被過濾掉。

          而現實中的內容,是沒有明確邊界的,是存在關聯與交叉的。

          例如一個因熱播電視劇而建立的影視群,可同時引發劇情討論、追星、CP、音樂、美妝、攝影等不同的社交話題訴求。

           

          QQ使用標簽來豐富QQ群的個性設置,因為標簽可以疊加,平臺能以更多維度評估群聊,向用戶進行更精準的推薦。標簽還可自定義,用戶可將新的熱刺隨時補充到標簽,保持平臺標簽的新鮮度。

          QQ在創建群聊時新增添加標簽的步驟,給新創建的分類群更明確的指引,創建后也可以在群資料編輯里隨時進行修改。

           

          在查找群時,也不再使用分類過濾的方式,通過二級快捷篩選標簽,增強用戶對頁面的查找指引,同時擴大內容區域,向用戶展示更多群推薦結果。

           

          在用戶篩選出特定類型的群聊后,面臨大量的推薦結果,如何選擇加入,是用戶決策的一個難點。

           

          ▎直觀易懂的群活力

          在群數量不多的早期互聯網,群成員的規模是用戶加入群聊的重要因素,而如今的用戶對群聊社交的訴求更多元,會根據自身的咨詢需求選擇相應規模的群。

          QQ將群聊的活躍元素進行拆解,用小火苗表示群聊消息的熱鬧程度,同時新增文件、相冊、管理員活躍等標識,幫助用戶更立體的了解群聊,并選擇加入。

           

          PART2 互動

          激發聊天動力

          當成員的歸屬感越強時,其參與聊天的積極性也會越高。通過對群用戶的調研和分析,我們發現成員的歸屬感體現在以下三個緯度:

           

          如果以上三方面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則可提高用戶的歸屬感,激發其聊天動力。

           

          ▎更具成就感的群聊等級

          現實生活中的職業、職級這類社會地位,可以引導我們的行為規范,讓大家對各角色行為有預期以及新入群成員更快的融入群體,從而提升交流感。同時社會地位也給群體提供了一個目標,讓各角色可根據自己的意愿,去贏得或取得更高的地位,提升個人成就感,進而增強歸屬感。

          QQ群中的頭銜體系模擬了現實生活中的社會地位概念,每個等級對應不同的頭銜。頭銜讓線上組建的彼此陌生的群體成員之互動有一定無預期,能幫助用戶融入群體以及獲得成就感。但其也有明顯的不足:

           

          寬泛的等級導致較大群中同一層級內人數眾多,角色行為預期不清,責任分散,交流感削弱,同時地位跨越時間變長,地位獲取過程中激勵不夠。同時層級不清晰的等級名稱認知感不強,削弱了成員成就感。為提高成員其成就感,我們希望等級層級關系更加清晰且獲得過程更具有成就感。所以我們將更具有認知度的數字等級外顯,同時從原來的6個等級細分到100個等級,讓高等級用戶成就感更強,獲取等級過程中激勵更頻繁。同時因頭銜名稱能體現群特性,增加話題性,所以也保留其內容和展示。

           

          ▎體現獨特性的互動標識

          《群體性孤獨》中也說到,用戶喜歡網絡社交,因為網絡社交支持他們重立人設。每個個體都是獨一無二的,都希望自己好的特質能被發現。我們希望群內用戶在線上也能發覺自己的獨特性,建立好的人設,以提升個人識別度和交流參與度,從而在群內有更強的歸屬感。

          用戶的真實特質無法捕捉,所以我們只能更具用戶在群內的行為來推測其個人特質。同時特質是用來增加交流中的用戶識別度,所以將會在聊天面板中展示。那如何展現這些體現個人特質的成就呢?這里我們借鑒了現實生活中的地位象征:當人們對自己的社會地位感認可且希望其他人認可時,會配相應的象征物,例如對已婚狀態滿意的會佩戴戒指、獲得成就的將領佩戴勛章等。當你在群內擁有某項特質時,你將獲得對應的象征物——一個榮譽圖標。

           

          為體現獨特性,所有的標示度只有一個人少部分人可獲得。因用戶群內行為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可能昨天某個人話很多,但是這幾天卻又突然不說話了。所有特質都只是臨時擁有,不滿足條件時將被取代或消失。

           

          PART3 文化

          沉淀群特色內容

          在群的成長過程中,會逐漸沉淀屬于該群體的文化。文化是一個復雜的概念,它有群體創造形成,可以有不一樣的形態,它可以是內容沉淀、價值觀念、行為規范、科學技術等等。好的文化可以提高群體的創造力和凝聚力,成為群體價值的體現,對群的發展有積極作用。

           

          QQ中已有被動的和主動的內容沉淀方式,成員在群內分享的文件會自動沉淀在群文件,也可以有意識的在群相冊中上傳照片。在此QQ新推出群精華和一起寫,豐富群內容的沉淀類型,和鼓勵群成員積極的共創屬于自己的群內容。

           

          ▎日?;涌稍O為群精華

          文化源于日常生活,特定同好的群內聊天,本身就會自帶文化語言,曾經90后的火星文到現在00后的黑話,飯圈、二次元、古風等等都有自己的網絡用語。群聊中的互動通過文字、語音、圖片等形式記錄著,這些內容就是該群的文化載體。

          那么讓如何讓這其中的精彩內容被提取為文化,以被更多成員認可?

           

          借鑒線下對有價值文化的傳播的做法,我們將這項權利交給群內的權威:群主和管理員。為了群的長久健康發展,群主和管理員更積極的去鑒別對群有價值的內容,將內容設為精華。

          標記過的精華內容都有金燦燦的標識,對發送者是一種肯定。點擊后快速進入精華列表頁面,查看更多被群認可的內容,鼓勵群成員在群內積極互動。

           

          ▎主動共創新內容

          文化創造的形式可以無數個人創作無數個作品,如唐詩;也無數人共同創作的一個作品,如漢字。QQ群內相冊、文件、精華屬于前者,我們也希望能夠提供后面這種創作形式,因為針對線上群體而言,它不僅豐富了文化的創作類型,也增加了一種新的成員互動形式,兼具趣味性和情感連接。

          有了共同創作的形式,我們還需要明確具體的創作內容,其應該具有以下特點:

           

          通過觀察用戶的行為以及線下場景,我們發現共同創作文字作品具有以上特點。如現實生活中的留言板,共同編輯劇本,線上的接龍、問題探討等,他們都體現了以上3點。所以我們提出一起寫的概念,大家可以共同編寫同一個內容。

          這設計目標上我們也同樣需要滿足:

           

          針對高效,在發起路徑上可根據場景快速發起一起寫:

           

          發起后,在一起寫過程一起群聊中,我們都會通過實時展示大家編輯的內容以及參與人員;在成員編輯結束后,我們會引導其發送到AIO,讓更多人的知道大家正在共同編輯內容以及編輯人數,從而體現群體參與感的同時引導更多人參與。后期我們也將增加一起寫的所有內容的沉淀入口,幫助大家進行文化沉淀。

           

          PART4 規范

          提升群管理效率

          一個群體在擴展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一些群內糾紛,群主需通過建立規范來約束群成員的行為,以維持群聊的健康和長久運行。

           

          隨著群的規?;驍盗康脑黾樱瑫o群主和管理員帶來管理壓力,QQ提供更多制定規范的新功能,協助群主和管理員更高效的管理群,維持群聊的健康運行。

           

          ▎高效規范群昵稱

          在不同的場合,人們會穿不同的服裝裝扮自己,以融入到該場合的情景與氛圍中,一些不同的活動會議,也有特定的服裝要求。

          群昵稱就像群聊中的一件專屬衣服,使群成員區別于個體及其它群聊中的角色。

           

          群主通過要求群成員修改群昵稱,為群成員提供最簡單的融入群體儀式感,同時形成群內的集體風貌。

          不過這個儀式感體驗并不順暢,群昵稱修改規則通常寫在群公告中,與修改群昵稱分別在不同的頁面,尤其在手機端,增加了群成員編輯昵稱時對照規則的難度。

          為此QQ在群昵稱修改頁,新增管理員填寫群昵稱規則的功能,并支持添加預設詞,管理員可根據群內規則,將固定前綴設為預設詞模板。

           

          群成員修改群昵稱時可直接看到群昵稱的命名規則,當有預設詞時,可通過直接點擊預設詞自動輸入,免除特殊字符難輸入的情況。

           

          ▎公告支持已讀回執

          公告是管理員向群成員傳達群聊規章制度、活動通知、重要消息等的主要方式。

          QQ群公告一直跟隨著線上群聊的發展,持續豐富群公告的功能:以特殊的消息樣式向成員呈現、可填寫多條公告、支持置頂公告等。

          觀察發現,管理員有時會直接在群聊里發通知,為的是能獲得群成員的答復以便統計,因此支持管理員收集群成員已讀回執的公告需求應然而生。

           

          群成員在接收公告時,有前往確認的查看流程和確認操作,增強群成員對公告的閱讀意識。該公告實際時管理員在編輯時,開啟了需群成員確認收到的開關,QQ將幫助管理員統計公告的閱讀名單,對于為確認的成員,管理員可一鍵通知他們再次查看。

           

          ▎機器人新增消息管理

          群聊中的發言質量直接影響群成員的氣氛體驗,是衡量群聊發展健康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管理員需對群內的發言和成員進行監督和管控,當群聊規模變大時,管理員的管理成本也隨之增加。

          Q群管家是一款輔助管理員的群機器人,此前已有的入群歡迎、定時消息、自助問答這些智能管理能力。在現有能力上,Q群管家新增一項發言管理能力。

          管理員開啟該功能,當群內出現非白名單的鏈接消息,可由Q群管家進行撤回,并對發送者發出警告。發言管理功能后續可擴充設置禁發關鍵詞、敏感詞推薦、根據觸發次數踢人、管理日志等能力,敬請期待。

           

          ▎小程序提供多群管理

          健康的群離不開群主和管理員的努力經營,傳統的群聊管理路徑,分散在每個群的群聊設置中。當用戶管理多個群聊時,每次群的查找群、進入管理頁面的路徑都很長。

           

          群管理小程序將用戶所創建的、擁有管理權限的群集合起來,降低管理員的查找成本。每個群直接進入管理頁面,大大縮短管理群的操作路徑。每個群管理主頁展示群數據,直觀向群主呈現群聊最近的數據概況。

           

          QQ持續挖掘管理需求,不斷完善管理工具,提升群管機器人的智能能力,嘗試多群批量管理功能,助力群主和管理員維持群聊的健康發展。

           

          展望

          “世界是一個舞臺,所有的男人和女人只是演員?!薄?莎士比亞

          所有的舞臺都類似,但每個舞臺又有其獨特性?;印⒁幏?、文化是所有群體持存的需要,QQ群現在更多的是在這些方面為群體提供通用的能力。但是每個群體又都有其獨特性,例如粉絲群、游戲群、家校群等等,后續也將為各類群聊搭建符合其獨有特性的舞臺,以讓所有角色更好更快的融入角色,感受到其加入的舞臺的特色。

           

          原文地址:ISUX

          作者:騰訊ISUX

           

          轉載請注明:學UI網?QQ群 | 社交體驗設計思路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UX映射方法對比:同理心地圖、客戶旅程圖、體驗地圖和服務藍圖

          ui設計分享達人

          在工作中,由于每個人對用戶目標、用戶需求的理解點不同,而且每個人多多少少從自身體驗出發,設計師、產品、技術人員很難對產品達成一致,導致產品需求評審、設計評審過程中發生很多爭論、分歧,而且很難說服彼此。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是不是也經歷過這些?


          設計師和開發、產品經歷,通常來自不同背景和經驗的團隊,他們必須就項目目標、用戶需求和行為,甚至所涉及的組件流程達成共識。這種共同理解通常是通過可視化(通常稱為映射)構建的。映射理解并描述了與產品相關的各個方面和過程。

          四種類型的映射

          本文概述了四種常用映射、它們的定義特征以及何時使用:

          • 同理心地圖

          • 客戶旅程地圖

          • 體驗地圖

          • 服務藍圖

          外,本文將概述在創建這些映射之前必須做出的準備。


          同理心地圖

          同理心地圖幫助團隊成員了解用戶的心態。


          定義: 同理心地圖是用來表述我們所知道的一個特定類型的用戶的工具。它將用戶知識外化,以便 1) 建立共同的理解,以及 2) 輔助決策。

          特征:

          • 地圖分為 4 個象限:所說、所想、所做、感覺。

          • 它顯示了用戶對與產品相關任務的看法。

          • 它不是按時間順序或任務順序排列的。

          • 每個角色或用戶類型都有一個移情圖(1:1 映射)。

          為什么使用它:

          • 與用戶建立同理心

          • 強制團隊內部人員對齊和理解用戶類型

          何時使用:

          • 任何設計過程的開始

          • 在對用戶訪談中的研究筆記進行分類時

          客戶旅程圖

          客戶旅程地圖側重于特定客戶與產品或服務的互動。

          定義: 客戶的旅程地圖是過程的可視化:一個人為了實現特定的業務或產品目標的過程。它用于理解和解決客戶的需求和痛點。

          在最基本的形式中,旅程地圖首先將一系列用戶目標和操作編譯到時間線框架中。接下來,用用戶的想法和情感充實骨架以創建敘事。最后,該敘述被濃縮為一個可視化、用于傳達將為設計過程提供信息的工具。

          特征:

          • 該地圖與特定產品或服務相關聯。

          • 它分為 4 個泳道:階段、行動、思想、心態/情緒。

          • 它反映了用戶的觀點:

            • 包括她的心態、想法和情感

            • 省略大部分流程細節

          • 它是按時間順序的。

          • 每個角色/用戶類型有一張地圖(1:1 映射)。

          為什么使用它:

          • 確定導致痛苦或愉悅的特定客戶旅程接觸點

          • 打破孤島,對客戶旅程建立一種共享的、組織范圍內的理解

          • 將旅程中關鍵接觸點的所有權分配給內部部門

          何時使用:

          • 在設計過程的任何時候,作為整個產品設計周期中團隊之間的參考點

          體驗地圖

          體驗地圖概括了跨用戶類型和產品的客戶旅程地圖的概念。

          定義: 體驗地圖是“一般”人為實現目標而經歷的整個端到端體驗的可視化。這種體驗與特定業務或產品無關。它用于理解一般的人類行為(與客戶旅程地圖相反,后者更具體并專注于與特定業務相關)。

          特征:

          • 它與特定的產品或服務無關。

          • 它分為 4 個泳道:階段、行動、思想、心態/情緒。

          • 它提供了一個普遍的人類視角;它不是特定于特定用戶類型或產品/服務的。

          • 它按時間順序描述事件。

          為什么使用它:

          • 了解一般人類行為

          • 創建對產品/服務不可知的體驗的基線理解

          何時使用:

          • 在客戶旅程地圖之前,以獲得對一般人類行為的理解

          • 將多種體驗(工具和特定用戶不可知)融合到一個可視化中時

          服務藍圖

          服務藍圖是客戶旅程地圖的對應物,專注于員工。

           

          定義: 服務藍圖可視化不同的業務組件之間的關系-人、道具(物理或數字證據)和流程-這是直接與接觸點在特定客戶的旅程。

          將服務藍圖視為客戶旅程地圖的第二部分。與客戶旅程地圖類似,藍圖在涉及許多服務相關產品的復雜場景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藍圖是實現全渠道、涉及多個接觸點或需要跨職能工作(即多個部門的協調)的體驗的理想方法。

          特征:

          • 它與特定服務相關聯。

          • 它分為 4 個泳道:客戶行動、前臺行動、后臺行動和支持流程。

          • 它反映了組織的觀點:

            • 專注于服務提供商和員工

            • 遺漏了大多數客戶詳細信息

          • 它是按時間順序和等級劃分的。

          為什么使用它:

          • 發現組織中的弱點

          • 確定優化機會

          • 彌合跨部門的努力

          • 打破孤島并創建一種對如何提供服務的組織范圍內的共享理解

          何時使用:

          • 客戶旅程映射之后

          • 在進行組織或流程變更之前

          • 在內部查明漏斗或斷點時

          三步決策框架 

          在開始任何映射工作(無論類型如何)之前,必須做出 3 個決定:

          1. 當前與未來

          這個決定涉及可視化中描述的動作和狀態:它們反映了當前狀態還是理想狀態?

          • 當前映射基于您正在映射的實際“今天”狀態。當映射目標是識別和記錄現有問題和痛點時,這種方法是理想的。使用當前狀態圖幫助分析研究或圍繞數據驗證問題調整團隊。

          •  未來的映射基于用戶類型、體驗或未來服務結構的“理想”狀態。未來狀態圖有助于重塑和構思用戶或體驗在未來的感受。使用未來狀態圖為您的產品或服務的理想形式設置基準或目標。

          2. 假設與研究

          此決定取決于您將用于構建映射的輸入類型。 

          • 假設映射基于團隊或組織內現有理解的積累。這種方法是合并多個現有團隊視圖、創建研究計劃(基于假設圖中出現的差距)以及邁向更高保真度、基于研究的地圖的第一步的好方法。 

          • 研究制圖基于專門為構建地圖而收集的數據。當有時間和資源專門用于制定研究計劃時,這種方法是最好的。雖然這種方法可以創建最好的地圖,但它需要時間和大量的支持。無論您從哪里開始,您的地圖都應該是迭代的,并隨著新發現不斷更新。 

          3. 低保真與高保真

          該決定與最終地圖可視化的質量有關。

          • 低保真地圖未經打磨,通常以靈活、未經修飾的方式使用便簽創建。這些地圖在過程的早期階段是最好的。低保真度意味著人們能夠根據需要進行協作、修改和更新。使用便利貼(物理貼在墻上或使用 Mural.co 等工具以數字方式進行)或協作 Excel 表格。

          • 高保真地圖經過打磨、數字化創建,看起來很完美。高保真地圖最適合創建將在許多人之間共享的工件。高保真可以更容易閱讀,但由于產品的“完成”性質,靈活性較差。這些地圖通常以數字方式創建,然后分散。

          結論

          所有 UX 映射都有兩個好處。首先,創建地圖的過程會迫使對話和一致的心理模型。其次,映射產生的共享工件可在團隊、組織或合作伙伴之間使用,以傳達對用戶或服務的理解。隨著團隊的前進,這個工件也可以成為決策的基礎。

          在一種映射方法上使用另一種映射方法不會對項目造成破壞,理想情況下,可以根據需要在產品設計流程的不同節點使用所有四項的組合,以深入了解用戶需求。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文章來源:站酷   作者:ZZiUP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S02E04: 體驗創造價值,什么創造「體驗的價值—— 阿里云設計中心年鑒

          seo達人




          關于走進政企數字化轉型下催生的設計新領域——客戶體驗設計質詢;比起熟悉的事情,很多時候我們也愿意走進一些無人之地。

          圖片

          圖片

          客戶體驗設計咨詢是什么?

          圖片

          圖片
          客戶體驗設計咨詢服務分層 _

          圖片

           

          客戶體驗設計咨詢解決什么問題?

          人,是商業變革的源頭。我們通過幫助客戶,從為用戶提供美好的體驗入手,從目標到結果提供設計咨詢服務,為傳統企業和政府客戶,重塑其發展的可持續增長。

          圖片
          用戶體驗優化體系 _

           

          客戶體驗設計咨詢和其他設計有什么不同?

          體驗思維定義了設計師新的增長邊界,我們希望借助專業能力探索體驗之于企業的價值邊界。相較于「傳統」設計,我們為客戶提供的體驗設計咨詢是融合商業、項目管理、服務設計、交互設計和視覺傳達設計等多元領域的交叉性設計類型。

          圖片
          客戶體驗設計咨詢孵化過程 _

           

          設計師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

          ① 商業設計師 /  提供專業深入的設計咨詢服務,擔任客戶數字化轉型的設計顧問;

          ② 綜合設計師 /  輸出綜合設計解決方案,擔任項目里的設計交付負責人;

          ③ 專業設計師 /  承擔某一設計領域的專家角色。

          圖片
          客戶體驗設計咨詢能力模型 _

           

          如何提升效率與標準化程度?

          客戶體驗設計咨詢 — 產品化探索:

          ① 服務型設計產品,提供客戶定制化設計服務;

          ② 基于系統平臺的設計產品,提供固定的設計資產和軟件能力,可配套少量人力服務。

          圖片
          DPM 客戶體驗設計咨詢平臺產品 _

          圖片

          圖片

          圖片

          客戶體驗設計咨詢的行業化實踐?

          GTS (Global Technology Services) 品牌設計 _

          圖片

           

          如何進行品牌建設?

          我們將品牌與傳播建設聚焦四大板塊:品牌公關、市場活動、產品服務、品牌周邊,建立規范化的品牌體系。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GTS (Global Technology Services) 品牌心智建設 _

           

          社會效率

          一個項目的售前簽單包含了設計能力宣講,客戶需求挖掘,市場競品分析和服務體系介紹,除此外,還有產品 DEMO 設計和 POC 打單,這些都是設計助力售前的重要服務內容。

          圖片                    
          圖片                    
          1. 某城市規劃項目系統設計 _ 
          2. 某新區門戶設計 _

           

          疫情項目

          從爆發期各地政府緊急開發疫情大屏做人員治安管控和疾病防控,到后期復蘇后人群限制性流動使用的移動端二維碼管控,都是我們的設計對象。

          圖片                    
          圖片                    
          某城市疫情監控大屏設計 _ 
          某城市疫情碼系統設計 _ 

           

          行業探索

          各行業中的數字化轉型訴求,更多的是把線上線下的用戶全流程體驗進行閉環,從消費者,到合作商,再到公司內部運營,庫存整合等等,都有多方產品的設計和輸出。

          圖片
          某金融行業數字大屏設計 _

          圖片

          圖片

          未來

          圖片

          圖片

          圖片

          原文地址:阿里設計中心(公眾號)
          作者:阿里設計中心

          轉載請注明:學UI網》S02E04: 體驗創造價值,什么創造「體驗的價值—— 阿里云設計中心年鑒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讓設計更有價值——設計流程指南

          ui設計分享達人

          一些典型問題也相應顯現:上手就干、主觀設計、缺少方法、忽視跟進等等。

          所以我們撰寫了「UI標準設計流程」,希望能為UI設計師提供對于設計支撐思路的共識,讓設計更有價值:



          從接到需求到上線后跟蹤,我們把流程拆分為五個節點:需求分析-交互設計-視覺設計-視覺規范-方案驗證。

          當然,在設計流程中我們只表達不同流程中的行為目的及標準,相關方法論我們會配套一份「設計師成長指南」,不久之后再與大家分享。


          1.需求分析


          我們在接到一個設計需求后,要做的第一步是進行分析并確定設計目標。

          我們需要:了解背景、用戶和競品,能準確理解產品定位和需求目標,評估需求的合理性和準確性,并提供相應策略;甚至洞見機會點,通過設計對業務產生正向價值。



          背景分析


          目的:背景分析是為了讓我們在剛接觸產品的時候,去洞察表面背后的東西。通過背景分析,能幫助我們快速切入產品,并根據已有信息去制定準確并具有說服力的設計策略。

          行為:我們需要了解:產品的定位及價值是什么,它的現狀如何,是否有既往的數據沉淀或經驗總結。



          用戶分析


          目的:對UI設計師而言,用戶分析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了解產品,并擁有對整個產品的宏觀思路。通過用戶分析,能為我們的視覺設計提供方向,并為我們做出決策提供實際落點。

          行為:我們通常需要了解:用戶畫像、用戶需求、用戶行為、用戶路徑等。



          競品分析


          目的:競品分析能夠讓我們獲得行業內的優秀經驗,減少我們的思維盲區,同時還為我們提供了一份可被量化的標準,使我們可以基于競品去反推現有產品。

          行為:UI設計師可以從競品定位、主要功能、迭代動向、產品結構、頁面布局、交互動效、視覺設計、優劣勢對比這幾個維度去進行競品分析。



          需求評估


          目的:在了解以上的通用信息后,我們要對需求進行評估,去決定采用哪種方式、制定什么樣的策略。

          行為:我們接到的需求,通常可以分為三種:全新產品類、產品改版類、功能新增或優化類。

                     對不同類型的需求,我們都可以用5個問題去評估:

                     1.是否可被證偽?

                     2.目標是否明確?

                     3.投產比如何?

                     4.是否有更優解法?

                     5.是否有可預見風險?

                     基于以上問題,我們可以去協同交互、產品做相應調整和策略制定,甚至發現新的機會點并進行推動。



          目標對齊


          目的:設計為目標服務,所以我們要在設計開始前與需求方對齊目標,這也能為設計價值的佐證提供標準。

          行為:設計目標通常有3種,我們可以從中去對需求目標轉譯:提升數據型、解決問題型、創新項目型。

                     針對不同目標我們可以去制定不同的設計策略,并對策略的落地進行數據監測與分析,進行方案校正。



          2.交互設計


          在產品流程中,交互設計的作用在于,通過信息架構的組織去產出體驗流暢的界面原型。

          我們需要:充分理解整體流程與交互原型,基于設計原則去發現可優化的部分;同時能平衡產品、設計與開發的效益最大化,并驅動產品的體驗提升。




          設計原則


          目的:設計原則能為我們提供一個行之有效的設計向導或提示。熟知各類設計原則,能使我們在設計支撐時,擁有更豐厚的專業度和更敏銳的洞察力。

          行為:我們需要去了解市面常見的Guildline如iOS、Material、UWP等,以及一些常用原則如菲茲定律、格式塔理論等等。



          流程梳理


          目的:流程的再梳理,可以幫助我們在視覺設計前,快速地理解和診斷流程邏輯。

          行為:在流程再梳理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4個問題:

                     1.功能是否完整?

                     2.鏈路是否流暢?

                     3.步驟是否冗余?

                     4.是否易于理解?

                     基于以上問題,我們可以用自身的專業儲備去推動流程的優化。



          原型優化


          目的:交互原型是需求內容的外在表現,通過原型優化,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視覺評審后的設計返工。

          行為:在對交互原型優化的過程中,我們要重點注意以下4個問題:

                     1.架構是否符合目標

                     2.層級是否足夠精簡

                     3.信息是否傳達準確

                     4.狀態是否有所缺失

                 在視覺設計時,我們基于以上四點可以去同步優化原型,并根據經驗去尋求體驗和成本的最佳平衡。



          3.視覺設計


          視覺設計是產品與用戶直接連接的媒介,優質而恰當的視覺設計,可以極大地提升產品吸引力。

          我們需要:基于分析確定視覺方向、定義設計語言,輸出準確且高質量的視覺頁面。




          設計情緒板


          目的:設計情緒板可以為設計語言的構建提供可視化參考,也有助于我們前期快速與各方達成共識。

          行為:我們通?;诜治觯ゴ_定設計關鍵詞,并基于關鍵詞去衍生映射物、建立圖形情緒板,最終分析和確定設計方向。



          設計語言


          目的:設計語言是情緒板的具象表達,它將構建起用戶對產品的視覺感知。

          行為:在明確設計方向后,我們就要基于情緒版去定義設計語言,主要包括主視覺、色彩、字體、圖標、圖形、動效等。



          典型頁面


          目的:典型頁面是設計語言在場景中直觀體現,這有助于我們制定設計規范,并為其他頁面的設計提供參考。

          行為:我們通常需要設計首頁、頻道頁或其他具有示例作用的典型頁面,在設計的過程中我們還需要同步去規范間距、卡片、視覺變量、圖形應用等,以此為視覺規范夯實基礎。



          4.設計系統


          在設計典型頁面的同時,其背后其實已經對應了一套設計規范和組件,而我們基于此去整理并沉淀出設計系統,能極大地提升統一性和迭代效率。

          我們需要:制定完整、清晰的基礎規范,沉淀圖標庫、組件庫等,并持續優化和更新,形成可持續沿用的產品設計系統。




          基礎規范


          目的:基礎規范是設計語言的沉淀,也是視覺變量的基本粒子。它可以保證頁面的基本統一,同時我們可以基于不同業務快速地拓展其他主題。

          行為:在我司,一份基礎規范的構成包括:色彩、字體、間距、布局、斷點、層級、圓角、透明度、陰影。



          圖標庫


          目的:圖標規范可以幫助其他成員快速、準確地進行圖標拓展,而沉淀的圖標庫也可以極大地提升產出效率。

          行為:基于具體需要,我們可以設定多套圖標風格,規范其柵格、筆畫、圓角等,并將已有的圖標資產進行沉淀。同時我們也會去規范一些常見圖形并沉淀,如空態插畫、懸浮入口、徽章、商品等。



          組件庫


          目的:組件庫是對常用控件進行設計規范、開發、封裝的可被復用的集合,組件分而治之,可被自由組合,能保證設計品質、統一用戶體驗、提升產研效率。

          行為:在我司,一套組件庫通常包括:通用、布局、導航、數據錄入、數據展示、反饋、其它。除通用原子組件外,我們也會對常用模塊進行梳理,沉淀業務組件庫。



          5.落地跟蹤


          在設計完成之后,我們需要對設計方案進行評審、驗收及數據跟蹤,以保證設計方案的落地并跟進調整。

          我們需要:運用合理策略以保證設計方案的高質量落地,對方案上線后的用戶反饋進行有效跟進,運用多種方式驗證目標,迭代產品。




          設計評審


          目的:設計評審通常包含了交互與視覺,其目的在于審查設計方案中的可用性問題。

          行為:在我司,視覺評審即終評,我們需要在視覺稿中標注出所有交互邏輯,并對潛在問題有預判,能與各方確認目標、分桶與數據埋點;同時我們要對開發實現有預判,能與研發確認實現細節。



          設計驗收


          目的:設計驗收是為了確保需求滿足、體驗流暢,并且設計細節能高質量落地。

          行為:視覺設計師主要驗收視覺細節的還原度,并且要在一定程度上對開發的適配、樣式解法有預知,減少二次驗收。同時需要保證驗收有沉淀,利于后續跟進。



          數據驗證


          目的:數據驗證除了分析分桶之外,也可以分析產品上線后的一些問題、并在迭代中修改。同時我們也可以總結設計經驗、提升未來設計的準確率。

          行為:我們通?;谠O計策略,去對數據進行篩選與分析,以此衡量設計對于目標達成的增益度。對于有問題的,能反思并且修改;對于結果好的,能總結并且沉淀。



          設計復盤


          目的:設計復盤以結果為導向,我們可以通過復盤對設計策略的價值進行總結驗證,并去發現、優化流程中的不足之處。

          行為:我們需要陳述設計目標和策略,對設計價值進行驗證,并能總結過程中的亮點與不足,制定后續計劃、沉淀相關經驗。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文章來源:站酷   作者:酷家樂UED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什么是數據驅動設計?

          資深UI設計者

          數據推動設計創新是一個新穎而重要的議題。對于設計師來說,理解并學習數據驅動設計能更好地幫助我們去進行設計決策。本文結合實例探討了數據是如何影響設計決策,解釋了數據驅動和數據響應的區別,并介紹了多種數據收集的方式。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討什么是數據驅動設計,以及為什么它能更好地推動用戶體驗的提升 。與此同時,我們還將了解為什么它能幫助我們做出更實際的決策。

          作為設計師,我們需要接受和擁抱現實世界中的數據指標,并利用它們的神奇力量來調整我們做事的方式?!?Jared Spool

          我們當前面臨著來自用戶交互的海量數據 。雖然有大量工具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所設計的產品,但是我們是在為人類設計產品。因此,作為設計師,我們需要分析人類的行為,并根據對人類交互的理解做設計。這將有助于我們基于數據做出更好的設計決策。

          我們從用戶那里收集的數據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設計決策 。通過分析和理解數據,我們可以設計出更好的用戶體驗?;诮换バ袨橹卸ㄐ院投垦芯康慕Y果,我們能更好地進行設計決策。

          數據幫助我們探尋用戶如何使用我們的產品,以及設計師如何基于數據為用戶優化使用體驗。

          我們收集的數據可以從四個維度幫助我們。

          什么是數據驅動設計?收下這篇入門科普!

          △ 數據將從 4 個維度幫助設計師

          什么是數據驅動的設計?

          設計是以累積的數據研究結果為支撐的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決策是基于數據和用戶行為研究的。精細的用戶體驗設計包含對體驗本身的評測研究。而只有數據才能映射出有價值的評測結論。用戶的行為和反饋有助于產品設計師驗證其發現、假設和評測結果。

          評測數據的整理與分析能揭露重要信息?!?Peter Drucker.

          這些數據可以幫助產品團隊了解其目標用戶,發現用戶痛點,發掘新的趨勢,支持數據驅動的設計,并確保團隊前進方向的正確性 。用戶數據可以直接推動商業成果的提升。通過數據驅動設計,以提升用戶體驗,被證實是切實可行的方法。

          為什么要進行數據驅動設計?

          我們設計師在設計產品的過程中,會對用戶進行調查、研究和觀察。設計產品的過程中,唯一能驗證假設的就是數據 。如果我們在沒有任何數據驅動的情況下進行研究,憑借直覺或經驗來做決策,就很有可能把錢浪費在無效的或一文不值的設計改動中。

          產品的性能可以通過合理使用、驗證和分析用戶數據而得到提升,它也能直觀地反映在用戶數據中。即使是世界上最好的設計師也無法預測用戶的需求。數據驅動的設計是一個向用戶學習的過程,它能確保用戶的問題得到解決。滿足用戶需求是產品成功的首要條件 ,而這一切都需要數據來驅動設計迭代。

          數據驅動與數據響應設計

          上述術語來源于在 Rochelle King、Elizabeth Churchill 和 Caitlin Tan 所著的《數據驅動設計(Designing with Data)》一書。本書有助于我們理解和闡明有關數據驅動設計的不同術語,并將其與數據響應設計和數據感知設計進行對比 。

          什么是數據驅動設計?收下這篇入門科普!

          △ 利用數據進行設計 —— King, Churchill, & Tan

          數據驅動和數據響應是兩種不同的方法 。它們都是以數據為基礎,產品團隊的每一個決策都是由數據評估和驅動的。數據驅動的重點在于數據輔助產品優化和效率提升。數據響應讓我們在數據的使用上擁有更寬闊的發展方向 。我們能處理的也不僅僅是量化的數據。不同體驗的 A/B 測試或結構化的可用性測試在數據響應中可能會失效。

          數據感知讓我們理解數據收集上的廣泛性和局限性 。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問題來判斷哪種方法是最合適的。有數據感知能力的團隊可能會發現,基于利益相關者研討會、用戶訪談、甚至 A/B 測試研究結果而做出的決策,具有同等的價值。

          麻省理工學院數字商業中心的研究表明:“在通過數據驅動決策方面,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的前三分之一的公司,其平均生產效率比競爭對手高 5%,盈利能力高 6%?!?

          我們發現增加評測的事物數量或提高評測的保真度,實際上并不能提升結果的準確性。數據結果并不因性能的優劣而發生鮮明的改變。它只能揭示更深層次的復雜性—— 性能優劣牽扯到更多的東西。因此數據實際上只是一種衡量標準,我們仍然需要依靠直覺。我們仍然要對成因的重要程度做出判決?!?Jon Wiley(谷歌沉浸式設計總監)

          如何收集數據?

          什么是數據驅動設計?收下這篇入門科普!

          △ smart UX 的數據可視化

          我們有很多收集定性和定量數據的方法。很多用戶體驗從業者認為數據就是數字,但這是一個誤區,是一個謬論。為了用數據驅動設計,我們需要定性和定量數據 。定量數據會告訴你,用戶在使用我們的產品時采取了哪些行為。而定性數據會告訴你,他們為什么這么做,以及更重要的 —— 他們對整體體驗的感受。所以,我們在制定設計決策時需要收集這兩種數據。

          1. 定量數據收集法

          定量數據的數據類型是數字、人物、事物、時間、地點。定量數據能顯示程度 ,而不能說明原因 。我們能從 Google Analytics、Google Tag Manager、Google Optimize 和其他測量工具(例如:Hotjar、Crazy Egg、Optimizely、Usertesting)中獲取許多關于網站或應用程序使用情況的定量數據。

          A/B 測試

          A/B 測試也被稱為 分組測試 。Hubspot 將 A/B 測試定義為:

          在(一個)實驗中,’劃分’ 出多個測試群體,測試一系列變量,并確定哪個變量表現更好。換句話說,你可以向一半的測試者展示版本 A,向另一半的測試者展示版本 B。

          在進行 A/B 測試時,最重要的是盡可能確保每次只改變一個變量,并且使對照組和實驗組的人數相同。你可以向我們一半的測試者展示 A 版本,向另一半展示 B 版本。測試的主要目標是在同等條件下,對不同變量進行比較 。

          解析

          通過解析,我們可以知道誰來到了我們的網站,他們是如何到達那里的,他們在那里停留了多長時間,他們點擊了什么。這類數據能有效整理出很多價值的指標,比如用戶的平均會話時長、退出率等。如果你想讓應用程序或網站轉化率得到提升,建議從用戶流量大的頁面開始解析,因為它們能讓你更快地收集到有價值的數據。

          我們還可以使用眼球追蹤工具,比如熱力圖。熱力圖通過眼球追蹤技術,了解用戶在屏幕上所關注的位置 。當來自多個用戶的熱力圖展示出類似的模式,說明網站或應用程序更新的內容模塊或設計迭代是有價值的。

          調研

          用戶體驗調研是用戶體驗研究中,定量和定性數據的重要來源。

          一個好的調研需要精心設計好問題,確保問題沒有引導性,并且目的明確。我們應該盡量控制問題的數量(不超過 10-15 個),以免用戶中途放棄調研問卷。

          2. 定性數據收集法

          定性數據能說明原因和發生過程 。為什么不同組用戶采取不同的行為?為什么不同的內容讓用戶在網站上停留的時長不同?定性數據提供了一個視角,不僅幫助我們了解發生了什么,還能讓我們了解事件發生的原因以及過程。我們經常通過用戶畫像、體驗旅程圖或移情圖來收集定性數據。

          有了清晰的定性數據,我們可以創造更好的用戶體驗,更有效地服務于用戶。

          用戶旅程 / 流程圖

          為理解用戶與產品之間的交互,創建用戶使用模型是非常有幫助的方法 。從用戶流程圖中收集到的信息有助于確定潛在的薄弱環節,為 A/B 測試或用戶訪談的深入調研打下基礎。

          競品分析

          這是找出競品弱點的附加方法 。競品分析通過調研競品來找出類似產品的優勢、劣勢或有待改進的地方。

          在進行競品分析時,必須謹慎。一味地模仿競品并不是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相反,最好將競品分析作為獲取靈感的手段。通過對競品的理解,我們可以取長補短。

          用戶訪談

          用戶訪談是收集用戶定性數據的有效方法 。它通過開放式和封閉式的問題,較好地定位到用戶核心問題。同時,我們也要限制訪談對象的數量。電話或面談能夠得到更深入的數據。

          社交媒體和用戶反饋

          社交媒體反映了用戶對體驗的期望 。通過了解用戶共同的不滿,能夠確定產品需求的優先級。了解用戶對產品的評價和反饋,也能獲得更多的相關信息。

          收集數據的方法需要根據項目的內容和需求而變化 。我們可能不需要去研究數據,也不需要去做運算,就能高效利用數據以推動設計決策。但作為一個產品設計師,在設計用戶體驗時,我們都要利用現有的工具對設計進行迭代和評估。因此,我們不應該只是基于數據進行盲目的決策,而是要對自己所做的決策知情知理。

          無論我們的目標是什么,數據驅動設計都有助于 提高產品性能,提高轉化率,滿足用戶需求 。通過數據驅動設計,我們的設計能得到更好的投資回報率。這也有助于提高產品整體的使用率和復用率。



          文章來源:優設   作者:TCC翻譯情報局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格式塔之接近原則,如何幫助信息易理解?

          seo達人


          格式塔心理學誕生于20世紀初,指出人們的視覺感知具有整體性,并且總體大于個體的總和。

          也就是說,我們不會只看局部或者個體,也是需要重新組織所看到的視覺信息來理解世界。如果不這樣做的話,我們的大腦就會不堪重負。就像下圖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笑臉,而不會說是31個點。格式塔心理學家將組織信息的方法抽象為格式塔原則。

          圖片

          格式塔原則是非常重要的設計理論,因為信息的組織也就意味著信息的接收和理解,而信息易理解正是設計師的核心任務。

          其中,格式塔原則中的接近原則是最常見的原則之一,下面我將提供一些例子來幫助大家理解這個原則。

           

          01.接近原則

          接近原則是指:將相關物體的物理位置靠近,這樣一來,相關的物體就會被看作凝聚為一體的一個組,而不是一堆彼此無關的片段。
          在左側的圖片中,你會看到一組圓圈;在右側的圖片中,你會看到三組圓圈。而它們唯一的區別就是圓圈之間的距離(接近度)。
          圖片
          接近原則比其他的格式塔原則更強。即使物體的形狀和顏色都不相同,只要距離更近,他們仍然會被認為是一組。因此,接近性原則至少是比相似性原則更強。
          圖片
          接近原則還能夠直接影響用戶的視覺動線,因為元素的物理距離不同,你會在左圖縱向瀏覽,看到的是列,右圖橫向瀏覽,看到的是行。
          圖片

           

          02.接近原則的重要性

          接近原則對許多設計師而言,絕對算一個沒有專門了解,但卻經常使用的原則。我認為,了解接近原則背后的原理總是有幫助的。
          比如,我們可以更好地進行設計推理并向其他人解釋設計問題。通過接近原則,可以快速地幫助開發同學理解,為什么卡片之間的水平距離是5px,而垂直距離是15px。
          并且當我們感覺設計稿奇怪卻不清楚原因時,格式塔原則也是一個很好的自查清單。

           

          03.印刷品案例

          字體與段落

          接近原則能夠直接影響文本閱讀,使用好接近原則可以幫助用戶更快速地理解文本。
          比如,標題前后需要設置更大的空間,哪一邊的內容距離標題更近,則會認為該內容和標題聯系緊密。
          行高是另一個例子,行與行之間的空隙必須大于單詞與單詞之間的空隙,并且空隙要足夠小才能形成一個緊密的段落。英文字母之間的間距也是如此,字母之間的間距要足夠寬,才可以區分出字母,但也要足夠窄,字母們才能夠形成單詞。
          圖片

           

          雜志布局

          盡管如今是電子信息的時代,但我們先來看看印刷品的布局仍是有意義的。印刷品的布局是我們進行網頁設計的基礎,它能夠幫助我們更輕松地理解這些原則。
          在雜志版面中,圖片分布在頁面的不同位置,我們只需要判斷文本距離哪一個圖片更近,便可以知道文本在描述哪一個圖片。
          圖片

           

          名片布局

          我們來看一下這兩個名片,左側名片上的每一項看上去都與其他項沒有任何關聯。這樣一來,我們不知道從哪里開始閱讀名片,也不知道何時才算結束。
          如果對名片的距離做一點調整,便形成了一個個組。我們會清楚的知道信息的閱讀順序,能夠更容易更快速地找到信息。另外,信息之間的空白也會變得更有組織。
          圖片

           

          04.網站案例

          現在的網站信息非常豐富,組織信息也變得更加重要。

           

          菜單

          菜單通常位于網頁的左側或者頂部。在頂部菜單中,菜單之間保證充分的留白更加符合現代審美。但一定要注意的是,要確保菜單與下方內容的距離,否則,很難辨別內容和菜單本身。

           

          項目組

          一個項目組通常是由圖片、標題和文本內容等不同部分組成,為了讓他們看起來是一個項目組,元素之間的距離不能太大。

           

          卡片

          卡片在如今的網頁中是一個常見元素,當有頁面中存在不同的卡片組時,一定要確保組內卡片的空間小于卡片組之間的空間。
          圖片

           

          表單

          表單同樣是一個常見頁面,比如注冊或登錄等都需要表單,針對表單我專門寫過兩篇文章,分別是組織內容和標簽細節。
          比如,在頂對齊表單中,我們可以通過調整元素之間的距離,明確那個標簽/描述屬于哪一個字段,這將會讓表單更易于使用。
          圖片

           

          列表

          每個app總會有一些列表相關的頁面,因此學習如何設計好它們是非常有價值的。
          列表設計的其中一個關鍵點就是,如何區分各項目。我們可以使用空間距離取代項目間的線條進行區分,這樣做可以減少視覺噪音。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確保項目之間的空間明顯大于組成元素的空間。
          圖片
          接近原則是一個非常棒的設計原則,可以幫助設計師組織信息。
          雖然許多設計師已經在無意識地使用著接近原則,但是如果進一步了解它,它或許是一個更加強大的設計工具。尤其是在復雜的屏幕中,我們更加需要接近原則幫助我們組織信息,減少其他元素的視覺干擾。

           

          原文地址:Medium

          譯文地址:栗子設計喵 (公眾號)

          作者:Lukas Oppermann

          譯者:栗子

          轉載請注明:學UI網》格式塔之接近原則,如何幫助信息易理解?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日歷

          鏈接

          個人資料

          藍藍設計的小編 http://www.syprn.cn

          存檔

          亚洲va欧美va天堂v国产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