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定義了交互思維和流程、目標,接下來我們分享交互設計思維與我們常說的產品思維、體驗思維等的融合。
在現代產品開發中,交互思維與產品設計思維的融合已經成為提升用戶體驗的關鍵。兩者看似獨立,卻可以在實際設計過程中形成互補,打造出更加契合用戶需求的產品。本文將從兩者的特點、融合的價值,以及實際應用場景中如何落地等角度出發,深入探討它們的結合。
交互思維:聚焦人與界面的連接
交互思維的核心在于用戶與產品的互動體驗。它關注的是:
交互思維傾向于優化用戶的操作路徑,將復雜的技術邏輯隱藏在背后,讓用戶感受到簡單和直觀。
例子:在淘寶購物車中,“全選”功能按鈕被設計在靠近商品列表的頂部,方便用戶快速選中所有商品;而刪除操作則以批量和單選兩種方式提供,提升操作靈活性。
產品設計思維:關注用戶價值與商業目標
產品設計思維則是更全局的,它關注的是產品能否滿足用戶需求并實現商業價值。核心問題包括:
產品設計思維更偏向戰略層面,要求對市場、用戶和商業有全局的理解,并制定產品的發展方向。
例子:微信從“即時通訊”入手,以簡單的聊天功能切入市場,但通過持續擴展支付、朋友圈、公眾號等模塊,構建了一個完善的生態系統。
兩種思維的結合,能夠更好地兼顧用戶體驗和商業價值。以下是幾種主要的融合方式:
1)以用戶為中心,兼顧商業目標
交互思維: 設計流暢、直觀的操作流程,提升用戶體驗。
產品設計思維: 在流暢體驗的基礎上,引導用戶完成關鍵行為(如購買、注冊等),實現商業目標。
案例:美團外賣的下單流程
2)用戶需求與技術限制的平衡
交互思維: 關注用戶直觀感受,簡化復雜操作,讓用戶專注于目標任務。
產品設計思維: 在技術和資源限制內,找到實現用戶需求的最佳方案。
案例:滴滴出行的“一鍵叫車”功能
3)數據驅動與用戶體驗的結合
交互思維: 基于用戶行為數據優化界面和流程,提升操作效率。
產品設計思維: 基于數據分析判斷用戶需求的優先級,調整產品功能布局。
案例:淘寶推薦算法與界面設計
淘寶的個性化推薦系統通過AI分析用戶瀏覽和購買行為,推薦相關商品。交互設計確保推薦商品的展示方式簡潔、直觀,不打擾用戶正常瀏覽,增強購物體驗的同時提升成交轉化率。
4)感性設計與理性分析的結合
交互思維: 關注情感體驗,設計讓用戶愉悅的互動。
產品設計思維: 從用戶行為和反饋中提煉需求,找到情感體驗的落地點。
案例:支付寶的“年度賬單”功能
隨著AI技術的深入發展,交互思維與產品設計思維的融合將進一步進化:
案例展望:
在未來的外賣App中,AI不僅能推薦菜品,還能根據天氣、飲食偏好提供動態優惠,讓用戶感到“被理解”。同時,界面交互會變得更加智能,比如直接通過語音完成點餐和支付。
在數字產品開發中,交互思維和用戶體驗設計思維(UX Design Thinking)常常交織在一起,共同塑造出令人滿意的產品體驗。兩者的融合不僅能提升產品的使用效率,還能激發用戶的情感共鳴,最終實現用戶目標與商業價值的雙贏。
1)交互思維:聚焦人與界面的高效互動
交互思維主要關注用戶與產品之間的操作過程,旨在通過直觀的界面設計和高效的交互方式,幫助用戶輕松完成任務。其核心要素包括:
2)用戶體驗設計思維:以用戶為中心的全局視角
用戶體驗設計思維是以用戶需求和用戶感受為核心的一種方法論,涉及產品從設計到使用的整個生命周期。其重點在于:
簡單類比:
交互思維像是一位專注于修路的工程師,確保路徑筆直流暢;而用戶體驗設計思維更像是一位城市規劃師,考慮如何讓整個城市的交通系統高效且宜居。
1)從細節到全局,滿足用戶操作與體驗的雙重需求
交互思維注重細節,優化每一個交互動作;而用戶體驗設計思維關注全局,確保整個使用流程的流暢性和一致性。兩者結合能讓用戶在每個環節都感到舒適且順暢。
案例:微信的語音消息功能
2)情感設計與功能設計的結合
交互思維解決“怎么用”的問題,用戶體驗設計思維則深入到“為什么用”和“用后感受如何”。情感設計是兩者融合的一個關鍵點,既提升用戶滿意度,又增強產品粘性。
案例:支付寶的完成支付動畫
3)用戶需求與設計約束的平衡
交互思維幫助優化操作路徑,而用戶體驗設計思維則考慮設計的合理性和場景適配性。在技術和資源的限制下,兩者需要共同探索最佳方案。
案例:滴滴出行的路線規劃與確認
4)數據驅動與用戶感知的結合
數據分析是用戶體驗設計思維的重要部分,而交互思維則利用這些數據優化每一次用戶操作。兩者的結合能實現功能的個性化和體驗的精準化。
案例:淘寶的商品推薦系統
抖音作為短視頻平臺,在交互與用戶體驗設計的結合上表現得尤為出色:
隨著AI的普及,交互思維與用戶體驗設計思維的融合將進入新的階段:
案例展望:智能客服系統
未來的智能客服不僅能準確理解用戶問題,還能根據情緒識別調整對話語氣,同時提供即時解決方案與友好的互動體驗。
交互思維與界面設計思維的融合,是現代產品設計中的核心命題。二者分別專注于用戶操作路徑和界面視覺呈現,彼此互補,共同打造出功能性與美觀性兼具的產品體驗。本文將從兩者的概念、融合的價值以及實際案例中剖析如何實現這種深度結合。
1)交互思維:聚焦操作路徑與用戶效率
交互思維的核心在于優化用戶操作的每一步,降低操作復雜度,提升使用效率。
其關注的主要問題包括:
特點:邏輯性強,重在用戶的操作行為,強調功能可達性和可用性。
2)界面設計思維:聚焦視覺呈現與情感體驗
界面設計思維則以視覺表現為中心,關注界面的美感和信息傳達的有效性。其關注點包括:
特點:更注重感性表達,強調用戶的情感體驗和對產品的第一印象。
簡單類比:
交互思維像是設計產品的操作說明書,確保邏輯清晰易懂;而界面設計思維則為產品包裝,讓它看起來有吸引力且直觀。
1)信息分層與視覺引導的結合
交互思維: 根據用戶操作邏輯,對信息進行層級劃分,優先展示關鍵信息,隱藏次要內容。
界面設計思維: 通過顏色、字體大小、對比等視覺元素,強化信息的層級感和用戶的關注點。
案例:支付寶首頁的布局
交互層面: 核心功能(如轉賬、收付款)被放置在顯眼的首屏區域,次要功能(如理財推薦)隱藏在二級頁面。
界面層面: 不同模塊的背景顏色和按鈕樣式有明顯區分,用戶一眼就能找到核心功能。
2)動效與反饋設計的結合
交互思維: 動效作為用戶操作的反饋機制,提示操作結果或狀態變化。
界面設計思維: 動效的風格和節奏與界面整體視覺風格保持一致,增強整體體驗的連貫性。
案例:抖音的點贊動效
交互層面: 用戶雙擊屏幕后,出現心形動畫,明確提示“點贊成功”。
界面層面: 動效的色彩與抖音的品牌風格一致,給用戶帶來視覺和情感上的滿足感。
3)視覺布局與操作路徑的優化
交互思維: 確保核心操作路徑最短,減少用戶不必要的點擊和跳轉。
界面設計思維: 通過對頁面布局的優化,讓用戶在操作路徑中感到界面簡潔且層次分明。
案例:京東購物車的設計
交互層面: 重要操作(如全選、去結算)被放置在用戶觸手可及的位置,減少多余步驟。
界面層面: 清晰的分組、直觀的價格信息展示,讓用戶輕松理解購物車內容。
4)情感設計與功能優化的結合
交互思維: 通過優化功能滿足用戶需求,讓操作過程簡單高效。
界面設計思維: 在視覺設計中融入情感化元素,讓用戶感到愉悅或被關懷。
案例:網易云音樂的“聽歌識曲”功能
交互層面: 用戶只需點擊一個按鈕,系統即可快速識別歌曲,操作簡單高效。
界面層面: 啟動時有動態音波效果,識別成功后展示專輯封面和歌詞,增強情感連接。
微信的朋友圈功能是交互思維與界面設計思維結合的經典案例:
交互設計:
用戶可以通過簡單的下滑操作瀏覽動態,上滑時加載更多內容,操作自然流暢。
點贊和評論的交互邏輯簡單,長按可以刪除自己的評論,符合用戶直覺。
界面設計:
動態展示以卡片形式分隔,保持視覺整潔。
文本和圖片的排版統一,評論區域的縮進樣式使信息層級清晰。
交互思維與產品思維、體驗思維、視覺設計思維的融合,是用戶體驗優化的基礎。在實際設計中,我們既需要從全局出發,規劃產品戰略,也需要關注用戶的每一步操作細節。
通過兩者的互相補充,我們能設計出既符合用戶需求,又實現商業價值的產品,更精準地滿足用戶需求,讓產品不僅好用,還能打動人心。為用戶和企業帶來雙贏的結果。
未來,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用戶需求的多樣化,這種融合將持續推動數字產品體驗的升級,成為提升產品競爭力的核心動力。
本文由 @ DesignLink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蘭亭妙微(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大數據可視化界面設計、B端界面設計、桌面端界面設計、APP界面設計、圖標定制、用戶體驗設計、交互設計、UI咨詢、高端網站設計、平面設計,以及相關的軟件開發服務,咨詢電話:01063334945。我們建立了一個微信群,每天分享國內外優秀的設計,有興趣請加入一起學習成長,咨詢及進群請加藍小助微信ben_lanlan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定義了交互思維和流程、目標,接下來我們分享交互設計思維與我們常說的產品思維、體驗思維等的融合。
在現代產品開發中,交互思維與產品設計思維的融合已經成為提升用戶體驗的關鍵。兩者看似獨立,卻可以在實際設計過程中形成互補,打造出更加契合用戶需求的產品。本文將從兩者的特點、融合的價值,以及實際應用場景中如何落地等角度出發,深入探討它們的結合。
交互思維:聚焦人與界面的連接
交互思維的核心在于用戶與產品的互動體驗。它關注的是:
交互思維傾向于優化用戶的操作路徑,將復雜的技術邏輯隱藏在背后,讓用戶感受到簡單和直觀。
例子:在淘寶購物車中,“全選”功能按鈕被設計在靠近商品列表的頂部,方便用戶快速選中所有商品;而刪除操作則以批量和單選兩種方式提供,提升操作靈活性。
產品設計思維:關注用戶價值與商業目標
產品設計思維則是更全局的,它關注的是產品能否滿足用戶需求并實現商業價值。核心問題包括:
產品設計思維更偏向戰略層面,要求對市場、用戶和商業有全局的理解,并制定產品的發展方向。
例子:微信從“即時通訊”入手,以簡單的聊天功能切入市場,但通過持續擴展支付、朋友圈、公眾號等模塊,構建了一個完善的生態系統。
兩種思維的結合,能夠更好地兼顧用戶體驗和商業價值。以下是幾種主要的融合方式:
1)以用戶為中心,兼顧商業目標
交互思維: 設計流暢、直觀的操作流程,提升用戶體驗。
產品設計思維: 在流暢體驗的基礎上,引導用戶完成關鍵行為(如購買、注冊等),實現商業目標。
案例:美團外賣的下單流程
2)用戶需求與技術限制的平衡
交互思維: 關注用戶直觀感受,簡化復雜操作,讓用戶專注于目標任務。
產品設計思維: 在技術和資源限制內,找到實現用戶需求的最佳方案。
案例:滴滴出行的“一鍵叫車”功能
3)數據驅動與用戶體驗的結合
交互思維: 基于用戶行為數據優化界面和流程,提升操作效率。
產品設計思維: 基于數據分析判斷用戶需求的優先級,調整產品功能布局。
案例:淘寶推薦算法與界面設計
淘寶的個性化推薦系統通過AI分析用戶瀏覽和購買行為,推薦相關商品。交互設計確保推薦商品的展示方式簡潔、直觀,不打擾用戶正常瀏覽,增強購物體驗的同時提升成交轉化率。
4)感性設計與理性分析的結合
交互思維: 關注情感體驗,設計讓用戶愉悅的互動。
產品設計思維: 從用戶行為和反饋中提煉需求,找到情感體驗的落地點。
案例:支付寶的“年度賬單”功能
隨著AI技術的深入發展,交互思維與產品設計思維的融合將進一步進化:
案例展望:
在未來的外賣App中,AI不僅能推薦菜品,還能根據天氣、飲食偏好提供動態優惠,讓用戶感到“被理解”。同時,界面交互會變得更加智能,比如直接通過語音完成點餐和支付。
在數字產品開發中,交互思維和用戶體驗設計思維(UX Design Thinking)常常交織在一起,共同塑造出令人滿意的產品體驗。兩者的融合不僅能提升產品的使用效率,還能激發用戶的情感共鳴,最終實現用戶目標與商業價值的雙贏。
1)交互思維:聚焦人與界面的高效互動
交互思維主要關注用戶與產品之間的操作過程,旨在通過直觀的界面設計和高效的交互方式,幫助用戶輕松完成任務。其核心要素包括:
2)用戶體驗設計思維:以用戶為中心的全局視角
用戶體驗設計思維是以用戶需求和用戶感受為核心的一種方法論,涉及產品從設計到使用的整個生命周期。其重點在于:
簡單類比:
交互思維像是一位專注于修路的工程師,確保路徑筆直流暢;而用戶體驗設計思維更像是一位城市規劃師,考慮如何讓整個城市的交通系統高效且宜居。
1)從細節到全局,滿足用戶操作與體驗的雙重需求
交互思維注重細節,優化每一個交互動作;而用戶體驗設計思維關注全局,確保整個使用流程的流暢性和一致性。兩者結合能讓用戶在每個環節都感到舒適且順暢。
案例:微信的語音消息功能
2)情感設計與功能設計的結合
交互思維解決“怎么用”的問題,用戶體驗設計思維則深入到“為什么用”和“用后感受如何”。情感設計是兩者融合的一個關鍵點,既提升用戶滿意度,又增強產品粘性。
案例:支付寶的完成支付動畫
3)用戶需求與設計約束的平衡
交互思維幫助優化操作路徑,而用戶體驗設計思維則考慮設計的合理性和場景適配性。在技術和資源的限制下,兩者需要共同探索最佳方案。
案例:滴滴出行的路線規劃與確認
4)數據驅動與用戶感知的結合
數據分析是用戶體驗設計思維的重要部分,而交互思維則利用這些數據優化每一次用戶操作。兩者的結合能實現功能的個性化和體驗的精準化。
案例:淘寶的商品推薦系統
抖音作為短視頻平臺,在交互與用戶體驗設計的結合上表現得尤為出色:
隨著AI的普及,交互思維與用戶體驗設計思維的融合將進入新的階段:
案例展望:智能客服系統
未來的智能客服不僅能準確理解用戶問題,還能根據情緒識別調整對話語氣,同時提供即時解決方案與友好的互動體驗。
交互思維與界面設計思維的融合,是現代產品設計中的核心命題。二者分別專注于用戶操作路徑和界面視覺呈現,彼此互補,共同打造出功能性與美觀性兼具的產品體驗。本文將從兩者的概念、融合的價值以及實際案例中剖析如何實現這種深度結合。
1)交互思維:聚焦操作路徑與用戶效率
交互思維的核心在于優化用戶操作的每一步,降低操作復雜度,提升使用效率。
其關注的主要問題包括:
特點:邏輯性強,重在用戶的操作行為,強調功能可達性和可用性。
2)界面設計思維:聚焦視覺呈現與情感體驗
界面設計思維則以視覺表現為中心,關注界面的美感和信息傳達的有效性。其關注點包括:
特點:更注重感性表達,強調用戶的情感體驗和對產品的第一印象。
簡單類比:
交互思維像是設計產品的操作說明書,確保邏輯清晰易懂;而界面設計思維則為產品包裝,讓它看起來有吸引力且直觀。
1)信息分層與視覺引導的結合
交互思維: 根據用戶操作邏輯,對信息進行層級劃分,優先展示關鍵信息,隱藏次要內容。
界面設計思維: 通過顏色、字體大小、對比等視覺元素,強化信息的層級感和用戶的關注點。
案例:支付寶首頁的布局
交互層面: 核心功能(如轉賬、收付款)被放置在顯眼的首屏區域,次要功能(如理財推薦)隱藏在二級頁面。
界面層面: 不同模塊的背景顏色和按鈕樣式有明顯區分,用戶一眼就能找到核心功能。
2)動效與反饋設計的結合
交互思維: 動效作為用戶操作的反饋機制,提示操作結果或狀態變化。
界面設計思維: 動效的風格和節奏與界面整體視覺風格保持一致,增強整體體驗的連貫性。
案例:抖音的點贊動效
交互層面: 用戶雙擊屏幕后,出現心形動畫,明確提示“點贊成功”。
界面層面: 動效的色彩與抖音的品牌風格一致,給用戶帶來視覺和情感上的滿足感。
3)視覺布局與操作路徑的優化
交互思維: 確保核心操作路徑最短,減少用戶不必要的點擊和跳轉。
界面設計思維: 通過對頁面布局的優化,讓用戶在操作路徑中感到界面簡潔且層次分明。
案例:京東購物車的設計
交互層面: 重要操作(如全選、去結算)被放置在用戶觸手可及的位置,減少多余步驟。
界面層面: 清晰的分組、直觀的價格信息展示,讓用戶輕松理解購物車內容。
4)情感設計與功能優化的結合
交互思維: 通過優化功能滿足用戶需求,讓操作過程簡單高效。
界面設計思維: 在視覺設計中融入情感化元素,讓用戶感到愉悅或被關懷。
案例:網易云音樂的“聽歌識曲”功能
交互層面: 用戶只需點擊一個按鈕,系統即可快速識別歌曲,操作簡單高效。
界面層面: 啟動時有動態音波效果,識別成功后展示專輯封面和歌詞,增強情感連接。
微信的朋友圈功能是交互思維與界面設計思維結合的經典案例:
交互設計:
用戶可以通過簡單的下滑操作瀏覽動態,上滑時加載更多內容,操作自然流暢。
點贊和評論的交互邏輯簡單,長按可以刪除自己的評論,符合用戶直覺。
界面設計:
動態展示以卡片形式分隔,保持視覺整潔。
文本和圖片的排版統一,評論區域的縮進樣式使信息層級清晰。
交互思維與產品思維、體驗思維、視覺設計思維的融合,是用戶體驗優化的基礎。在實際設計中,我們既需要從全局出發,規劃產品戰略,也需要關注用戶的每一步操作細節。
通過兩者的互相補充,我們能設計出既符合用戶需求,又實現商業價值的產品,更精準地滿足用戶需求,讓產品不僅好用,還能打動人心。為用戶和企業帶來雙贏的結果。
未來,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用戶需求的多樣化,這種融合將持續推動數字產品體驗的升級,成為提升產品競爭力的核心動力。
本文由 @ DesignLink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蘭亭妙微(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大數據可視化界面設計、B端界面設計、桌面端界面設計、APP界面設計、圖標定制、用戶體驗設計、交互設計、UI咨詢、高端網站設計、平面設計,以及相關的軟件開發服務,咨詢電話:01063334945。我們建立了一個微信群,每天分享國內外優秀的設計,有興趣請加入一起學習成長,咨詢及進群請加藍小助微信ben_lanlan
前排提示:本文多Gif需耐心加載,且需要有一定Ae基礎才能便于理解內容。
你有沒有注意過,App底部的圖標是如何變成選中的?大多數產品是將靜態圖標替換(硬切過渡),來完成狀態切換。
當我看完上百個動態后,找到了更有趣的方式...
02 App底部導航構成
通常由圖標、文字/點線裝飾、和底板卡片組成,(當然也有些產品只使用圖標或文字),但設計師在進行動態設計時則是針對這3部分。
03 Tab Bar動態類型
動態效果由弱到強,視覺層級由低到高依次排序:圖標動態 — 裝飾元素動態 — 底板卡片動態。(根據本文案例效果來排序,但效果不同會有所差異)
▍圖標動態?
我們知道圖標風格可以簡單的分為:線性、面性還有線面。在這基礎上通過修改顏色或造型,又能延展出更多風格。
最常用的是添加修剪路徑(Ae的一種路徑效果),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托尼老師,可以通過調整百分百參數來控制線條生長。
但只是單色修剪,看起來很單調。我們可以在這個動畫基礎上再多復制幾層,并分別加入品牌色,這樣可以讓視覺看起來更豐富。
也可以換一種方式,只調整不同顏色圖標的位置屬性,便能得到故障效果。
如果你覺得這些太浮夸,那么單個圖標添加修剪路徑,再配合位移、旋轉等基礎屬性則是更好的選擇。
通用的方法是調整不透明度,相比于硬切更柔和,且不會過多吸引用戶注意力。但對于帶有娛樂類屬性的產品來說,可能會顯得有些普通。
我們可以考慮使用遮罩來制作動態,首先在圖標周圍繪制幾個圓,再將圖標外輪廓,作為圓的遮罩,來控制其顯示范圍,最后調整圓的縮放即可。
在一些特殊的時間,設計師們可能會技癢,而將圖標繪制的更加豐富,來營造氛圍。
對于這類圖標,只需要參考它們的物理狀態[下方解釋],再遵循從下往上,從中心往四周擴張的原則來調整基礎屬性,便能制作出細節豐富的出場動畫。
(物理狀態:該物體在現實場景下的狀態,上圖獎杯真實世界狀態通常是放置地面,所以出場方向是從下到上。但假如你的圖標是錦旗,那么物理狀態應該是掛在墻上,所有出場方向是從上到下)
當然如果去掉高光和投影,在制作一些動態時會更方便。
例如:復制一顆星,將其初始位置設定為一個獎杯的距離,并記錄關鍵幀,然后整體再移動一個獎杯距離。耳朵則調整路徑來完成移動和變形,這樣便能營造出3d旋轉的錯覺。
對于結構復雜的圖標,可以提前分層。其中線條依舊可以使用修剪路徑(在Tab bar中,不同圖標修剪路徑的起始點方向通常相同,以便保持一致性),而填充只需要調整元素縮放,并借助蒙版限制其顯示范圍就行。
▍裝飾元素動態?
如果你覺得前面這些方案不夠新穎,那我們可以對裝飾元素下手。(當然這類方案很少見,原因在于商業價值不足,實現成本高,所以這里也只是提供一些創意練習思路)
在一些年輕化產品中,如果圖標含義很容易理解,那么設計師可能會用線或點來替代文字,讓整體更簡潔。
國外設計師Tubik,通過讓點元素在移動時呈現心電圖樣式,讓人眼前一亮。
通過動態效果,甚至能體現出產品行業屬性。
嘗試修改軌跡樣式,然后為元素不透明度和位置添加動畫,你能猜出這是什么類型的產品嗎?
又或者再夸張些,將軌跡設計成電路圖。其中線條添加修剪路徑,再借助Ae路徑跟蹤方法,使圓點沿路徑運動。最后通過蒙版來控制整體動畫顯示范圍,這個方案看起來適合科技或游戲類產品。
通過調整元素路徑來改變其造型,模擬液體滴落,再通過蒙版縮放,讓選中狀態下的圖標出現。
假如你的圖標設計的足夠巧妙,我們可以提前繪制好關鍵筆畫的運動軌跡,便能通過修剪這條軌跡來完成筆畫的移動。
▍底板卡片動態?
這類動態少見的原因在于其動態效果面積大,視覺層級高,容易過度吸引用戶注意力。目前也只是在個別產品中看過卡片凸起效果。
在Ae中要制造這樣的效果,最先想到的可能是調整卡片路徑,但這樣的方式在制作彈性時非常麻煩。
我們有更簡單的方法,先多畫出一個圓,然后與卡片路徑合并。
為了讓邊緣圓滑,整體添加高斯模糊和簡單阻塞,分別加大參數,便能讓邊緣圓滑。(這種方式有個缺點:會收縮原有卡片寬高。所以添加效果后,需要借助參考線再次調整卡片大小)
完成圓滑處理后,修改其他元素的基礎屬性即可。
目前能記起的只有美團外賣看過這效果。但為了降低視覺干擾,其弱化了彈性次數。
這個效果靈感來源于Dribbble設計師(EuroART93),我們只需要將凸起案例中,圓與底板卡片的布爾運算模式改為相減就行,其他元素同樣調整基礎屬性。
此方案目前還沒有在其他產品中看過,究其原因還是效果太過搶眼。
看了這么多,其實不難發現。同一個圖標,只需要改變不同屬性或元素的運動方式,便能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或許創意的產生,并不是腦袋突然迸發出全新的東西。而是許多我們熟知的舊有內容組合了起來。
正是它們之間這種奇妙的融合,給我們帶來了新鮮感,或許這就是我們要的創意。
最后再說兩句:
每個產品都有自己的調性和目標用戶,動態效果也有強有弱。好的動態應該是能與其進行匹配,而不是根據某個產品得出一個絕對的答案。
本文演示了不同類型圖標用什么動態,并不代表只能這樣用。動態效果類型遠遠不止這些,而以上只是最常見的動態屬性組合方式,所以請不要局限你的想法。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大數據可視化界面設計、B端界面設計、桌面端界面設計、APP界面設計、圖標定制、用戶體驗設計、交互設計、UI咨詢、高端網站設計、平面設計,以及相關的軟件開發服務,咨詢電話:01063334945。我們建立了一個微信群,每天分享國內外優秀的設計,有興趣請加入一起學習成長,咨詢及進群請加藍小助微信ben_lanlan。
關鍵詞:UI咨詢、UI設計服務公司、軟件界面設計公司、界面設計公司、UI設計公司、UI交互設計公司、數據可視化設計公司、用戶體驗公司、高端網站設計公司、銀行金融軟件UI界面設計、能源及監控軟件UI界面設計、氣象行業UI界面設計、軌道交通界面設計、地理信息系統GIS UI界面設計、航天軍工軟件UI界面設計、醫療行業軟件UI界面設計、教育行業軟件UI界面設計、企業信息化UI界面設計、軟件qt開發、軟件wpf開發、軟件vue開發
例如,Windows和Mac操作系統的用戶在面對不同的軟件關閉方式時,會因為習慣的差異而感到不適應。這種不適應性揭示了改變用戶習慣需要付出學習成本,而這種成本的高低也直接影響用戶對產品的接受程度。
藍藍設計的小編 http://www.sypr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