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聊聊顏色系統,在做一套新產品的色彩體系時,大家常常需要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顏色梯度,也就是色卡制作。如何從品牌色開始建立一套科學的調色板?這篇文章嘗試解決這個問題。
無論你是一位需要從 0-1 制定色彩系統的品牌設計師,還是在一個已有設計系統的產品設計師,都需要掌握如何更加專業的創建設計系統中的顏色梯度。
我們在平常的 UI 設計工作中,經常需要通過 AE 來做一些小動效,比如生長、毛玻璃等效果,這樣有利于刺激用戶去點擊,增強趣味感,從而提升轉化,助力業務達成等目標。其中有一些動效技巧經常能用到,也是我經常反復去查看的知識點,在此整理了一波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幫助大家在工作中更加得心應手。
作者:許波bobobo來源:站酷網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加微信ban_lanlan,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
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01063334945。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 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UI設計公司、界面設計公司、UI設計服務公司、數據可視化設計公司、UI交互設計公司、高端網站設計公司、UI咨詢、用戶體驗公司、軟件界面設計公司
我們在設定界面風格的時候,少不了顏色的配比,但顏色一定是講究平衡的,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平衡就是明暗的平衡,如果你的界面全屏都是很亮的顏色,那就會導致非常的刺眼,比如像瑞文同學的這個顏色設定:
就是過于明亮了,其實當我們的顏色過于明亮時,最常用的一種方式就是,直接用黑色去壓住亮色,像下面這組圖標的做法一樣,減少亮部顏色,直接增加黑色:
這樣就不會那么刺眼了,當我們明白了底層原理之后,再去優化配色,我們看前后的變化:
這樣就會比之前舒服很多,當然,也可以試試頭圖變成黑色,按鈕變成綠色,把重色面積繼續加大,但不管哪一種,都會比之前全是亮色要好很多!
小A同學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同學,但是最開始交上來的吉祥物作業,也不是很理想,效果如下:
話不多說,我們就改動一個點,五官緊湊,看看前后效果對比:
可愛的程度完全不在一個檔次,我們再看看小A同學后面的延展效果:
比之前強了很多很多倍,就是因為一個五官緊湊。
我們在做練習的時候,很重要的一個鍛煉點就是視覺敏銳度,能夠敏銳的發現哪里不舒服,這個真的很重要。
而視覺敏銳度里面就有一個維度是顏色,比如我們在看下面一兜糖同學做的質感圖標作業:
我們應該快速的看出,第一個圖標顏色不是很和諧,沒有后面兩個那么舒服,主要是那個藍色有點臟,我們看優化后的三個圖標:
就比之前要統一舒服很多。
當我們的練習達到一定量時,敏銳度自然就會提高很多,所以一定要多去練習,把敏銳度這一塊提高上來。
這是潘子同學的疑惑點:
他感覺綠色好難啊,第一次交上來的作業如下:
先不說造型問題,就光說顏色,就有點單薄,也有點太亮了,還有就是顏色比較正。
其實我們在配綠色的時候,只要把綠色加一點藍色,或者加一點黃色就會讓顏色好看很多。
后來潘子同學把顏色進行了優化:
這樣就比之前還要多了。
還有包括檸檬同學用的綠色:
也是比較好看的。
這回再用綠色的時候,大家清楚怎么好看了吧!
動效是用戶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產品調性的重要體現。如今動效設計也有了更多的解決方案,如Framer、Principle、Flinto、Protopie等,這些軟件在制作交互原型時,確實有更輕量便捷的優勢,但效果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或者要求使用者有代碼基礎,比較適合有針對性的人群。而After Effects作為動效軟件的鼻祖,以其強大的兼容性、效果豐富性和清晰明了的圖層操作邏輯深得設計師們喜愛,不論是UI、運營還是多媒體類型的設計都能滿足,無疑是目前最具有普適性的動效軟件。本文從AE的插件、操作以及落地三個方面,為大家整理了一波實用技巧,希望能幫助大家在工作中更加得心應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論是AE還是其他軟件,好的插件都能配合軟件本身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里介紹十款AE上不容錯過的精品插件。
AE與PS有很好的兼容性,PS的圖層以及各種樣式都能無偏差的導入到AE,但同樣是Adobe家族的AI,要導入AE卻特別麻煩,更不用說沒有血緣的Sketch了。偏偏AI和Sketch卻經常需要和AE打交道,這時候以下兩款插件便應運而生。
Overlord不僅可以實現AI導入AE,還能隨時從AE導回AI修改,這對本身不適合用于繪制圖形的AE來說,無疑是補上了一個短板。
最新的Overlord支持路徑、形狀、參數圖形、剪切關系、文本、甚至大部分的漸變參數都能無偏差互導,并且可以設置導成子圖層還是獨立圖層,可以說是非常方便了。
官網鏈接:https://www.battleaxe.co/overlord
如果說Overlord是AI和AE之間的一座橋梁,那AEUX就是Sketch和AE之間的一座橋梁。導入前在Sketch里將圖層整理好,導入AE后圖層關系也是一目了然。
官網鏈接:https://aeux.io/
如果說AE只能裝一款插件,那必然是Motion Tools了,它將很多常用操作整合到一個面板上,并且可以跳過繁瑣的常規操作。包括快速調整曲線、定位圖層錨點、克隆關鍵幀、制作回彈效果、錯位圖層序列、生成多圖層空對象等。這里演示幾個常用功能。
快速調整速度緩動曲線:
不用再通過輸入表達式,做出操控便捷又靈活的回彈效果:
錨點是元素變換時的基準點,更改錨點也是高頻操作。Motion Tools不僅可以快速修改圖層錨點,并且支持多圖層批量操作:
官網鏈接:https://motiondesign.school/products/motion-tools/
新轉成的預合成尺寸總是占滿畫布,不方便做動畫且干擾其他圖層選擇。手動調節的話會影響元素的位置、位移等屬性,Auto Crop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能夠將預合成裁切至適合當前元素的尺寸。
官網鏈接:https://aescripts.com/auto-crop
Auto Sway能夠很便捷的制作頭發或者服裝飄動的效果,在日常運營設計中,讓你的人物快速變得生動靈活起來。
官網鏈接:https://aescripts.com/autosway
AE自身帶有粒子效果器,點擊“效果 → 模擬 → CC Particle World ”就是。但更強大更為人所熟知的卻是這款粒子插件—Red Giant旗下Trapcode插件包里的“Particular”。
很多運營或游戲頁面中的氛圍元素,例如落花、飄雪、灰燼、火花、彩帶等,Particular都可以快速做出。
除了運營設計,粒子在很多UI場景也同樣適用,例如結合形變或路徑做的飄散和拖尾效果,就可以用在充電或掃描等場景。
官網鏈接:https://www.maxon.net/zh/red-giant-complete/trapcode-suite
Bodymovin能夠將AE中矢量圖形做成的動效導成json文件,變成一串純粹的代碼,再被Lottie渲染還原出來。這就讓“尺寸”和“幀率”擺脫了以往體積的束縛,導出的即使是又高清又流暢的大圖,也可以保持很小的體積。
QQ最新的Q彈超清表情,就是用Lottie實現的,大家可以在手機QQ上親自體驗這種爽滑Q彈的感覺哦。
官網鏈接:https://aescripts.com/bodymovin/
PAG(Portable Animated Graphics )是一套完整的動畫工作流,在動畫導出與渲染方面和Lottie相似,但更進一步的是,PAG還引入了視頻序列幀結合矢量的混合導出能力,這就保證了PAG能支持AE的所有特性和效果。
另外PAG還提供完善的桌面預覽工具、性能監測可視化、運行時可編輯等特點,能很好的打通設計與開發之間,從創作到素材交付上線的流程。
官網鏈接:https://pag.io/
Gif格式因為不支持半透明區域且容易有鋸齒,如今的實際開發中已經有了Apng、Lottie等很多更好的替代方案,但在網頁瀏覽、文檔編輯等許多場景,還是需要使用Gif來演示動效或者作為封面縮略圖。AE從2014版本后就不支持Gif導出了,而Gifgun就是一款能很好地導出Gif格式的插件。
Gifgun導出的格式小巧清晰,本文所有動圖就是用這款插件導出,真香。
官網鏈接:https://aescripts.com/gifgun/
AE本身不支持直接導出MP4,很多時候只能先導出體積龐大的MOV格式,再通過第三方軟件轉成MP4,操作繁瑣不說,還損失畫質。
Adobe自家的多媒體編碼軟件Media Encoder,也可以完美導出MP4格式,不過這款軟件本身體積較大,每次打開都要運行很久。
這里推薦使用更實用的MP4導出軟件 — Aftercodecs。安裝后在輸出模塊設置里,就能找到對應的導出項了,并且導出的MP4也是小巧高清的。
官網鏈接:https://aescripts.com/aftercodecs/
小技巧這部分,整理了AE高頻操作經常會遇見的一些問題,以及對應比較高效的解決方案。
當我們想調整的元素已經打上過關鍵幀,這時直接調整元素的位置或縮放屬性,就會影響到原本的效果,使用空對象就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關鍵幀比較多時,按住 “ Option ” 鍵,用鼠標拖動最末尾的關鍵幀,可以對所選關鍵幀進行整體等比拉伸,并且支持多圖層同時操作。
新建形狀層的定位錨點總是不對齊圖層的中心,這在做一些帶縮放或旋轉屬性的動畫時就特別不方便,按住“Command”雙擊“平移錨點工具”,即可使圖層錨點快速對位到圖層中心。
還有更直接的方法,就是在“首選項”里將“在新形狀圖層上居中放置錨點”打上勾,以后新建的形狀層錨點都會自動對齊圖層中心啦。
AE的很多插件和表達式對中文版本不兼容,包括很多教程也都是國外案例,所以其實直接用英文版的AE是最好的。但是難免也有跟我一樣看見英文界面就抓瞎的同學,平時還是習慣用中文版,有需要時才換成英文版。這里介紹一種AE快速切換中英文的方法,對2018以上的版本都適用。
以macOS系統為例,在以下路徑找到:
前往 \ 電腦 \ Macintosh HD \ 資源庫 \ Application Support \ Adobe \ Adobe After Effects CC \ AMT \ application.xml
將“application.xml”這個文件用“文本編輯”打開,然后按“Command + F”使用查找命令,將“zh_CN”文本替換為“en_US”,保存后重啟AE就是英文版了。
Windows也是同理,對應路徑為:
C: \ Program Files \ Adobe \ Adobe After Effects CC \ Support Files \ AMT \ application.xml
然后將“application.xml”這個文件用“記事本”打開,同樣的查找“zh_CN”后替換“en_US”就好。
之后可以將“application.xml”文件分別存一份“zh_CN”中文和“en_US”英文的版本,下回再要切換時,直接將對應的“application.xml”文件復制到原路徑替換即可。
新置入一段想要循環的視頻素材時,很多人習慣將素材復制多次,或者通過時間重映射打上關鍵幀后在添加循環表達式。其實并不需要這么麻煩,在項目窗口右鍵對應的素材,選擇“解釋素材 → 主要”,在彈出窗口直接就可以設置素材循環次數。
雖然AE的全部快捷鍵可以寫滿長長一串列表,但在精不在多。實際使用時,其實只要記住一些常用的關鍵快捷鍵,就已經可以效率翻倍,享受“鍵步如飛”的感覺了。
以最常用的“添加關鍵幀”為例,在不使用快捷鍵的前提下,想要給對象添加一個“位置”關鍵幀,需要至少3個步驟:
而使用快捷鍵 “ Option+Shift+P ”,一步即可完成,并且不會展開不相關的屬性:
這對于一個工程里需要用到成百上千次的k幀操作來說,著實可以省下不少時間,可以說是不得不用的一個快捷操作。
秉持在精不在多的原則,整理出以下一些高效又常用的快捷鍵,親測好用哦!
因為作者是MacOS系統,所以下文中提到的 Option 可以對應 Windows 的 Alt ; Command 對應 Windows 的 Control 。
五大基礎變換屬性
在對應圖層使用這五個快捷鍵,即可快速展開或收起對應屬性。
位置:P(Position)
縮放:S(Scale)
旋轉:R(Rotation)
不透明度:T(Transparency)
錨點:A(Anchor)
常用工具選擇
選擇工具:V
形狀工具:Q
鋼筆工具:P
攝像機工具:C
關鍵幀操作
快速添加關鍵幀:Option + Shift + “ * ”( * = 對應屬性快捷鍵)
向右移動關鍵幀一幀:Option + 右箭頭
向左移動關鍵幀一幀:Option + 左箭頭
向右移動關鍵幀十幀:Option + Shift + 右箭頭
向左移動關鍵幀十幀:Option + Shift + 左箭頭
緩動關鍵幀:F9
時間指針操作
定位到上一可見關鍵幀:J
定位到下一可見關鍵幀:K
定位到圖層入點:I
定位到圖層出點:O
設置當前為工作區開始:B
設置當前為工作區結束: N
圖層操作
將圖層拆分 :Shift + Command + D
裁去時間線左側圖層:Option + [
裁去時間線右側圖層:Option + ]
設置當前為入點: [
設置當前為出點: ]
復制圖層:Command + D
其他常用操作
展開/收起帶關鍵幀的屬性:U
展開/收起所有屬性:UU
展開/收起遮罩屬性:M
展開/收起音頻屬性:L
轉為預合成:Shift + Command + C
圖像自適應合成寬高:Shift + Option + F
After Effects官方快捷鍵大全:https://helpx.adobe.com/cn/after-effects/user-guide.html/cn/after-effects/using/keyboard-shortcuts-reference.ug.html
設計再好的動效如果不能實際落地,那一切也只是徒勞,所以動效輸出在對接開發時非常關鍵。按照輸出和實現的方式不同,我們可以將動效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播放型動效,一種是交互型動效。
播放型動效是指在輸出時效果就已經固定的動效,滿足觸發條件后播放出來,過程中并不會有影響效果的元素。
例如常見的APP底部導航點擊效果,icon動效在用戶點擊時觸發播放,這個效果在輸出時就是固定的,不受任何其他因素影響,可以由設計師直接導出。
播放型動效有以下幾種比較常見的輸出格式:
Gif、Apng、Webp本質上都是將位圖進行壓縮和轉換,而Lottie則是基于代碼層面的動畫渲染,PAG則結合了兩者的特性。目前一般使用Apng、Lottie、和PAG就已經可以覆蓋大部分的輸出場景,是可以優先考慮的動圖格式。
交互型動效是指變換內容跟我們的交互操作相關聯的動效,并且包含無法由設計師直接導出的元素,比如用戶的頭像、名稱等。
比如這個支付面板切換的效果,變換的元素中包含了用戶的余額和綁卡信息,這些信息是無法由設計師輸出的。
這種動效需要開發在代碼側還原。如果只是輸出視頻demo,開發同學很難將其中的細節(例如時間出入點、曲線速率等)還原出來。這就需要設計師有一份清晰的標注文檔,將動效的細節參數跟開發更好的明確下來。
一份規范的動效標注文檔,至少應該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觸發:在什么條件下觸發動效,例如點擊、雙擊、滑動、長按等;
對象:發生變換的對象,例如按鈕、列表、文字等;
屬性:具體變換的屬性,例如位移、縮放、不透明度等;
參數:換化屬性的具體參數,例如不透明度值從0到1;
時長:變換的起始時間點、持續時間;
曲線:變換的速率曲線,描述在固定的時長范圍內,速度是如何變化的;
以上圖的支付面板首次切換過程為例,我們的標注文檔是這樣的:
第一步定義好頁面的起始和結束狀態,并標明動效元素
第二步則是將各元素的運動細節用具體參數描述清楚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加微信ban_lanlan,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
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作者:騰訊ISUX團隊 來源:站酷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 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UI設計公司、界面設計公司、UI設計服務公司、數據可視化設計公司、UI交互設計公司、高端網站設計公司、UI咨詢、用戶體驗公司、軟件界面設計公司
通常我們理解圖標設計的含義,是將某個概念轉換成清晰易讀的圖形,從而降低用戶的理解成本,提升界面的美觀度。隨著扁平化設計風格的普及,圖標的風格越來越簡約,看似簡單的圖形,實際要準確的表達含義,也是需要注意很多細節的,在如今大同小異的圖標中,如何讓你設計出的圖標具有說服力也是一門學問,今天就給大家全面的剖析一下圖標的知識,讓你做出的圖標有理有據。
1、圖標的定義及分類
2、圖標的設計規范
3、圖標的性格走向
4、圖標的評判標準
5、總結
圖標是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用于視覺信息傳達的圖像。圖標常??梢詡鬟_出豐富的信息,并且常常和詞匯、文本搭配相互搭配使用,兩者互相支撐,或隱晦或直白地共同傳遞出其中所包含的意義、特征、內容和信息。
在數字設計領域,圖標作為網頁或者UI界面中的象形圖和表意文字而存在,是確保界面可用性的基礎設施,也是達成人機交互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
釋意性圖標是用來解釋和闡明特定功能或者內容類別的視覺標記。它并不是一定被點擊可交互的UI元素,在很多時候只是有輔助解釋其含義的文案。在不搭配文本的情況下用戶會借助這些圖標來獲取信息。不過有時候圖標表達的含義可能還不夠完整或者清晰,所以會將圖標和文案搭配起來一起使用,這樣可以大大降低誤讀的可能性,釋意性圖標一共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2-1-1純圖標:
例如火球買手APP中的店家“特定標簽”,以及圖文展示下的“觀看數量圖標”與“收藏圖標”,它們并不需要用文字去解釋,用戶也知道它表達的是什么。
2-1-2圖文結合:
例如造作APP中的“購物車圖標”與“收貨地址圖標”,為了讓用戶能夠很好的明白圖標的意圖,所以在圖標下方會配有文字提示,這樣就能大大的降低誤讀的可能性。
2-1-3純圖標(圖標內含文字):
例如開眼APP中視頻封面左上角“開眼精選圖標”,它把圖標與重要文字結合在一起展示給用戶,看起來不僅十分具有個性,而且用戶對其理解性也非常強。
交互圖標的最大意義在于可以引導用戶進行交互行為,是在產品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們可以在用戶不同的操作手勢下幫助用戶執行不同的交互過程,這種類型圖標也是APP中最常見的,常見的交互性圖標如:搜索、底部標簽、返回、點贊、收藏、掃一掃等。
裝飾性圖標僅僅是用來提升整個界面的視覺體驗,它并不具備任何功能性。這類圖標往往是為了迎合用戶的偏好與期望,通過豐富視覺體驗的方法來增加內容的觀賞性,這樣不僅可以吸引并留住用戶,還可以讓整個用戶體驗更加積極,最為大家所熟悉的就是滴滴出行APP中的“小車圖標”。
圖標基于基礎樣式(線、面、線面結合)+表現手法(顏色、透明度、投影、疊加...)劃分,一共可以分為20種類型,每種類型的展示方式也都各有不同。
線性圖標通過線來塑造輪廓,在界面中App的圖標尺寸并不大,所以如果線過于復雜,在小面積中過多的線會對識別性產生較大的困擾。在圖標設計中使用的線有粗細之分,常用的App圖標設計線的粗細一般有2PX或者3PX,不同的線條粗細所帶來的視覺感受也不同,細線顯得精致,粗線視覺面積大,顯得厚重。
面性圖標是通過面來塑造形體的圖標,采用了剪影的設計形式,通過線或者面去切割基礎輪廓面,通過分型來塑造圖標的體積感。不同的切割手法造成了面性圖標設計感的差別。
線面結合圖標相較單一的線性圖標或單一的面性圖標樣式更加豐富、也更富有趣味性。從設計的角度上說,由于元素的多樣化,設計更容易獲得好的效果。相反,如果運用不當會顯得圖標非常雜亂,如何有效的把控好兩者之間的過度是關鍵。
這類圖標的特點是通過細節和光影還原現實物品的造型和質感,能給用戶極強的代入感,用戶可通過對現實事物的聯想,快速領會圖標表達的意圖。但是隨著 ICON 的發展,擬物圖標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因為用戶關注的核心永遠都是信息本身,華麗的視覺元素或許在用戶使用的初期,起到賞心悅目的裝飾,但久而久之,這都將成為對用戶獲取信息的一種干擾,所以現在擬物化的圖標很少運用在APP界面之內。
相較于擬物風格不會有太多復雜的視覺元素,層次簡單,用色素雅干凈,采用輕投影、輕漸變的方法設計,這類圖標具有一定的立體感,能給人輕盈、簡潔、精致的感覺,在界面設計中,一般在面積比較大的區域我們會使用加入輕質感的圖標。
合理的遵循圖標規范可以有利于設計師之間合作使用,指導設計師如何規范的去設計圖標,以確保企業所有產品圖標風格的一致性和可用性達到統一,同時也是為了后續產品更新迭代有可參考的地方。
為了保證圖標的尺寸大小一致性,我們往往會建立基礎的網格尺寸來進行繪制圖標,常用的網格繪制尺寸為:16、24、36、48、64、128、512、1024。這些尺寸并不是固定的,在設計中也會存在特殊的尺寸,例如谷歌在臺式機上設計圖標,當鼠標和鍵盤是主要輸入方法時,就會使用密集布局,基礎網格就會縮小到20。
下面就以常用的24x24為大家展示:
網格包含2px出血位。這樣可以確保圖標在導出時將保留其所需的比例和周圍的空白區域,同時還能夠很好的平衡圖標的視覺重心。
*在使用常規圖標時避免一部分在出血位。
*在使用多個元素的圖標時,避免圖標擁擠我們可以讓其部分出現在出血位,確保它們之間有足夠的空間。
keyline由圓形,正方形,矩形,正交,三角形和對角線組成。它可以為您提供圖標集中基本形狀或比例的一致大小。這使創建視覺上的穩定變得更加容易,并有助于在設計相似比例的圖標時有共同的參考準則。
在24尺寸下的keyline構成如下(24尺寸下的出血區域為2):
當把圖標畫在網格上時可以很好的規范圖標,讓它們從整體的視覺上看著統一規范。
在設計一整套系統化的圖標時,我們一定要注意圖標的像素大小,要運用相同的網格尺寸設計相同線條粗細的圖標,包括曲線,角度以及內部和外部筆劃。這樣圖標看起來才更統一,也有利于后期圖標的迭代更新。
當然,描邊像素的粗細并不是絕對的,如果我們要做一些密集型的圖標時,可以考慮適當的縮小線的像素大小。如下,我們設定的系統圖標線條粗細為3px,當你用3px作用于指紋圖標上時就會顯得非常擁擠,并且在視覺上比其余圖標更重,這時我們就可以把它的線條像素降級,設定為2px。
我們在用矢量工具繪制圖標時,要仔細看好圖標的網格尺寸和圖標結構尺寸,避免產生小數位。
曲率簡單來講就是圖標中帶有圓角的邊角度數,只要是帶有圓角的矩形就都會有一定的曲率。在圖標中曲率的呈現方式有兩種:外曲、內曲。
外曲與內曲并不一定同時存在,在特定情況下內部結構可以是直角(無曲率)。如下圖:當內部結構都是圓角時會發現整個圖標稍顯臃腫,這時我們可以把部分內部圓角直接變為直角(也可以改變曲率大?。淖兒缶蜁l現圖標的整體結構會顯得更加協調。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個圖標做了這樣的處理,在同等情況下的圖標都要做一樣的處理,不然圖標會顯得非常雜亂,不統一。
根據像素的網格線來設置兩條對角線,會讓你的圖標看起來更清晰。在傾斜的角度選擇上,不要出現7.8°、14.2°這樣的奇怪數值。我們可以將15°的增量用于傾斜角度(也可以采用其他有規律的角度方案),這樣會使得整體的圖形變化顯得更加規律,也能夠滿足不同圖形的角度需求。
在做很多圖標時都會用斷點的缺口來打破“全包邊圖標”的沉悶感,使圖標具有透氣性,如果想給圖標添加斷點,那么要保證斷點的形態保持一致。
確保圖標內每個細節和元素都有足夠的空間,圖標的相鄰元素之間的空間在整個圖標中不應太小,我們可以定義最小間隙以避免輪廓“粘住”,在24px尺寸下的間距不得小于1px。
如果在做圖標時牽涉到了透視需求,那么就一定要保證圖標的透視角度一致。
非中心對稱圖形物理對齊時視覺上會有偏離感,多個不同形狀的圖標視覺重心并不在一條水平線上,需要微調才能保證平衡感。
在圖形的處理上,不要留有多余的節點,干掉多余的節點,保持圖形的整潔。
ICON命名要求較為嚴格,涉及到我們切圖給開發,所以我們命名爭取做對,且需嚴格遵守規則,正確的命名原則:類型_位置_功能_狀態_大小
每個App應該有自己獨特的產品氣質,同樣圖標性格也應當與產品氣質保持一致。圖標性格一共分為了4個走向:粗曠(粗直)、活潑(粗圓)、商務(細直)、精致(細圓)。
圖標結構特點:線條較粗(或面性圖標、線面結合圖標)、拐角為直角。
粗曠類圖標讓人看起來非常飽滿、剛正,它更多適用于男性、潮流、有格調類型等產品中。例如VSCO,它的底部標簽欄圖標全部采用了粗線條的直角設計。
圖標結構特點:線條較粗(或面性圖標、線面結合圖標)、拐角為圓角。
活潑類圖標讓人看起來十分容易接近,能讓人感受到溫暖、舒適,它更多適用于電商、社交、母嬰、二次元、娛樂、直播、美食等產品中。例如閑魚,不管是在LOGO字體的處理還是APP內部的圖標處理,都是采用了線條較粗的圓角設計。
圖標結構特點:線條較細、拐角為直角。
商務類圖標讓人看起來十分規矩、嚴謹、值得信賴,它更多適用于新聞、政府、商務、工具等產品中。例如工具類的思維導圖APP,它的可操作按鈕都是商務類的圖標。因為這類圖標的特性,所以目前我們很少在移動端上看到它,它更多適用于PC端的后臺界面中。
圖標結構特點:線條較細、拐角為圓角。
精致類圖標讓人看起來非常干凈、柔和、顯得高級感,它更多適用于旅游、奢侈品、藝術、領域垂直等產品中。例如airbnb,在APP應用中大部分都采用了精致類圖標。
當圖標設計完后,我們應該如何去評判一個圖標的好壞?很多設計師并沒有完整的評判體系,其實我們可以從這五個維度對圖標進行評判:識別性、圖標氣質、協調性、一致性、品牌調性。
圖標最主要的用途就是輔助用戶理解信息,特別是對于當圖標單獨存在時,一定不能讓用戶產生疑慮。要想圖標達到高識別,我們可以從這2個方向入手:大眾認知隱喻、真實世界映射。
在互聯網普及的今天,許多界面的隱喻圖標已被廣大用戶熟知認可,對于這類隱喻圖標用戶不用思考身體就已做出反應,我們在設計圖標時可以從隱喻圖標中添加修改部分元素,從而形成新的圖標,這樣既能保證圖標的識別性,也能做出差異化。
選擇真實世界中的物品映射,能使人下意識對圖標的作用有近似預期,降低學習成本,提高識別度。
每個App應該有自己獨特的產品氣質,而我們所做的圖標就是要跟隨產品的氣質。例如當你要做一款二次元產品,你的圖標氣質就應該偏活潑、可愛、萌、青春,而不是剛硬、嚴謹、規矩。
一致性是圖標的基礎,我們在繪制整套圖標時要確保它們的基礎屬性全部一致,細節統一,圖標內容的統一在視覺上也更加和諧美觀。圖標是否具有一致性,就要從以下七個方向去評判:尺寸大小、圖形角度、拐角(曲率)、描邊、間距、透視、顏色。
3-1 尺寸大?。壕W格大小是否統一、是否遵守圖標的keyline規則。
3-2 圖形角度:是否遵循設定的角度規范(15°的增量用于傾斜角度)
3-3 拐角(曲率):拐角的曲率是否統一,如果圖形太多且復雜,那么我們可以根據圖標的特性去設定曲率的規則,例如可以設定當邊角像素在1-2px時內外曲率為2px;當邊角像素在3px時內外曲為2px,內曲為1px;當邊角像素大于或等于4px時,外曲為2px,內部則為直角。
3-4 描邊:描邊大小是否一致。
3-5 間距:是否遵守間距規范。
3-6 透視:透視是否一致,避免在同一套圖標中出現正視圖/側視圖混雜的情況。
3-7顏色:在圖標的配色上要保持一致的規律,采用相同的顏色是比較常見的配色方式。如果采用不同色相的配色方式。也需要保持整體的配色協調,避免出現飽和度、明度反差過大的配色。
一致性代表的是圖標的基礎,而協調性則代表圖標的整體狀態,協調性的呈現狀態是驗證一致性是否合理的標準,當協調性存在問題時,我們就要反過來查看一致性存在的誤區并給予修改。在圖標的協調性上我們主要審視這三點:視覺大小、飽滿度、透析感。
視覺大小對標的是一致性的尺寸大小與描邊大小,當你發現圖標視覺大小不對等時,你就要回過去查看你的網格與keyline是否運用正確,確保正確后再查看你的圖標是否按照keyline的規范繪制以及描邊大小是否一致。(同樣尺寸下的圖標,從光感上來看描邊粗的圖標視覺偏大)
飽滿度對標的一致性的間距,當你發現圖標不夠飽滿時,你就要去查看你設定的間距值是否偏大,是否合理。
透析感簡單來說就是留白區域。透析感對標的也是一致性的間距,當元素的描邊過大時,我們就要合理的設定間距的最小值,不然整個圖標就顯得非常臃腫。
品牌調性是我們經常提到的緯度,我們打開很多APP都會發現他們的圖標設計都非常普通,沒有任何特色,過于大眾化,雖然都做了一些形式上的改變,但總是與品牌缺乏聯動性。其實我們可以結合品牌調性,在圖標上做更多的聯動、創新。
色彩是圖標設計中重要的構成元素之一,我們可以直接提取品牌色作為圖標設計視覺元素。例如站酷,站酷的品牌色是黃色,標簽欄的圖標(選中狀態)就提取了品牌的黃色,讓其與品牌調性高度一致。
當然品牌顏色除了可以直接用外,還可以在提取時適當調整色彩的飽和度、明度,做更多的形式變化。例如懂車帝,就在原有的黃色基礎上做了些許調整,圖標采用黃色透明漸變的處理方式,在與品牌顏色呼應的同時,使得整個圖標更加精致、有活力。
提取品牌LOGO是最常用的使用方式,我們從品牌中提取出來的圖標一般運用在APP首頁標簽。因為首頁是APP中最重要的頁面,也是進入APP默認的頁面,把首頁圖標替換成品牌LOGO,能反復加強了用戶對App的logo印象,這樣不但使App內外形成了視覺聯系,同時也二次傳遞了品牌形象。例如大眾點評,它的首頁標簽就用了品牌LOGO。
我們可以在品牌中提取它識別性較強的局部元素作為圖標。例如虎牙直播,它就提取了品牌卡通形象的外輪廓作為首頁圖標。
品牌提取的元素并不只是所見到的品牌視覺形象,還可以提取與品牌內容強相關的元素。例如QQ音樂,就把音符作為首頁圖標。
如果你的品牌還不為大眾所熟知,那么為了強化用戶對品牌名稱的認知,可以把品牌名稱直接放入標簽欄中。例如MONO,就把它的名稱分為四個字母分別放在了4個標簽內,需要注意的是這類圖標不能單獨出現,因為它本身不具備引導含義,必須配合文字一起出現,這樣才能讓用戶能易理解。
圖標風格可以與品牌性格保持一致,一套帶有濃厚品牌感的圖標,會讓人記憶猶新。例如:每日故宮,它的圖標就非常具有特色,結合了品牌的性格以及定位,加入了眾多的古代中國元素,整體看起來有股濃濃的古韻之風。
如果品牌中含有吉祥物,我們可以提取吉祥物的外形,把它用于產品的圖標中。例如盒馬,它就把盒馬的吉祥物做了風格化的處理,放于APP的首頁標簽。
設計師對自己做出的所有設計都必須要有理論支撐,圖標也不例外,一套優秀的圖標是設計師不斷沉淀的結果??赐瓯疚恼潞?,如果大家想要去練習圖標,建議找大廠的圖標放在keyline里臨摹,真的會讓你收獲不少。
資料提取:
最后給大家整理了一些資料,包含30個輕質感圖標(臨摹參考)、Ant Design的sketch插件、IBM的圖標、keyline矢量文件(AI與Sketch)。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加ben_lanlan,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作者:黑獅力 來源:站酷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 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UI設計公司、界面設計公司、UI設計服務公司、數據可視化設計公司、UI交互設計公司、高端網站設計公司、UI咨詢、用戶體驗公司、軟件界面設計公司
————— 目錄大綱 —————
作者:大秘密mimi 來源:站酷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大家好,我是 Clippp。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菜單導航」。一個簡單的漢堡菜單就可以包括多種不同的樣式,可能有的樣式甚至沒有官方的名稱,但因為樣式的差異在功能上這些菜單也會出現差異性。
我們可以通過分析這些樣式,來思考不同的樣式代表著怎樣的設計含義和設計目的,不能因為簡單常見而忽視了功能的內核。
關鍵詞:橫條、多個菜單選項
這個圖標的樣式簡潔易懂,通常位于網頁和 App 的上下角,用來告知用戶這個按鈕之外還有更多內容可以探索。
當產品有多個菜單選項時,考慮使用漢堡圖標來顯示,但盡可能避免在桌面視圖中使用。
關鍵詞:垂直、內嵌菜單
通常位于屏幕或窗口的右上角或頂部,是用于打開帶有附加選項的圖標,打開的內容往往是一個較小的內嵌菜單而不是整個全新的頁面。
關鍵詞:水平、內嵌菜單、web
水平三點式菜單同樣常位于屏幕或窗口的右上角,用于打開菜單或顯示相關項的操作。
因為圖標樣式是水平的,所以更容易在 web 上或者在表格等水平方向中使用。
關鍵詞:子分類、子功能
九宮格菜單通常用于打開同一產品中包含不同子產品或子功能,可以在它們之間快速切換,此圖標常位于產品主頁的右上角。
關鍵詞:過濾、排序
過濾式菜單由三行不同長度的線段水平疊放而成,是最廣泛使用的過濾符號。可以將過濾式菜單與“排序方式”選項結合使用,或者與全局過濾器結合使用。
關鍵詞:樣式特殊、時尚感更強
作為漢堡圖標的替代品,與顯示列表菜單的目的相同嗎,但是這些樣式我們平常見的可能會比較少,更常用在充滿現代感、時尚感和藝術感的網站上。
不同的樣式可能代表著截然不同的設計目的,常思考這些小而精的細節,是保證產品體驗提升的關鍵。
慢來比較快,如覺得有幫助,請點個贊,謝謝!
轉載請注明:優設網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 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UI設計公司、界面設計公司、UI設計服務公司、數據可視化設計公司、UI交互設計公司、高端網站設計公司、UI咨詢、用戶體驗公司、軟件界面設計公司
金剛區是什么,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
沒有的話看這張圖就懂了:
圖片來源:淘寶首頁
我在微信上搜了一下,發現大部分討論金剛區設計的文章,都是在講怎么畫圖標。
但是我自己在使用各大 APP 的過程中,發現很多金剛區并不是那么好用,而且這跟圖標好不好看無關。
金剛區設計不好,會對我的使用造成直接影響:
我今天就來總結一下,對于金剛區設計的交互/體驗思考:
金剛區里有多少項比較合適?
這其實是米勒法則(Miller’s Role)的典型運用了。
如果你還不太了解米勒法則,看看下面這張圖里的詞語:
現在,半分鐘回憶一下,你記住了多少個?
……
大部分人能記住 5~9 個。
米勒的研究發現,普通人的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只有 7±2 個信息塊。
如果給的信息超出了這個數字,大部分人也只能記住這么多。
所以說,金剛區里的圖標數量,最好也維持在這個數,否則就是對用戶的記憶能力要求過高了。
通常來,4 個圖標很輕松,說 6 個圖標是比較理想的,8~9 個就有點吃力了,10 個就超綱了。
例如支付寶這個就過分了,好在這只是工具類產品,復雜一點也沒辦法:
人們在看閱讀文字時,視線軌跡是之字形:
人們在閱讀表格時,視線軌跡是除草機形:
上圖來源:這樣設計表格,看著真難受!
雖然金剛區的眼動圖我沒有,但第一步肯定是從左上角開始往右掃。
所以,用戶最有可能使用的圖標,應該從左到右排在最上面一行,最不常用的可以排在右下角。
例如美團外賣這個設計,看著就挺合理。不但把重要內容放在第一行,而且還做了很大的視覺區分:
不過一些不愁流量的 APP 會選擇把黃金位置用做商業宣傳,難免損失點易用性。
1. 仿真圖標
如果追求質感,多半會使用物品本身的顏色,例如每日優鮮這個:
這種圖標就沒什么顏色好討論了,注意一下整體和諧就好。
2. 數量較少
如果圖標數量不多可以使用一個顏色,那么顏色上,同樣沒什么好討論的。
例如 QQ 音樂:
3. 數量適中
如果圖標數量在 7 個左右或以內,那么可以每種顏色的圖標都來一個,這樣用戶也能記住大概什么顏色代表什么。
例如京東這樣:
4. 數量很多
圖標數量遠超過 7 時,就不可能每種顏色來一個了,否則顏色都不夠用了。
如果還是想要劃分顏色,可以將類型作為依據,這樣用戶在尋找圖標時會比較有方向。
當然,其實也可以簡單點,干脆都一個顏色,例如聯通手機營業廳:
1. 底框
一些產品為了統一感,會用圓圈或者圓角矩形,把所有圖標都框起來。
這樣視覺上是好處理了,但交互上很不推薦,因為會大大降低圖標的識別度,乍眼一看都長一樣。
這種底框在主流產品里已經很少見了,不過這么做的設計師還是不少:
這種圖標數量少,有顏色區分還好,如果數量多又一個顏色,那就很難辨認了。
縱觀常見的金剛區圖標,通常不外乎四種樣式:線條、形狀、2D、3D、仿真。
聯通手機營業廳
QQ 音樂
京東
美團外賣
每日優鮮
任何樣式都能讓用戶識別和記憶,但是不同的樣式給人的感官不同。
真實性越高的視覺樣式,就越容易給人高級的感覺;相反真實性越低的視覺樣式,越容易給人簡單邊界的感覺。
我發現做設計時,從不同的角度會帶來截然不同的思考。
今天這篇分析,算是一個以交互體驗為主,融合了一些視覺角度,希望帶給大家一些靈感~
轉載請注明:優設網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 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UI設計公司、界面設計公司、UI設計服務公司、數據可視化設計公司、UI交互設計公司、高端網站設計公司、UI咨詢、用戶體驗公司、軟件界面設計公司
圖標定制設計之一:6大章節!圖標設計基礎知識全方位入門指南
圖標定制設計之二:超全總結!金剛區圖標設計的 10 大風格
圖標定制設計之三:想讓圖標更精致?先掌握這11個容易忽略的設計細節!
圖標定制設計之四:學會SVG圖標的高級用法,界面適配效率翻一倍!
圖標定制設計之五:研究微軟 Fluent 圖標規范后,我總結了這9個知識點!
圖標定制設計之六:為什么別人的圖標設計又快又好?來看騰訊高手總結的知識點!
圖標定制設計之七:客戶說B端圖標太普通沒新意,該怎么解決?
圖標定制設計之八:從6個方面幫你快速掌握圖標設計規范
圖標定制設計之九:不止畫圖標!5 個金剛區的交互設計思考
藍藍設計的小編 http://www.sypr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