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ttjl9"></address>

      <noframes id="ttjl9"><address id="ttjl9"><nobr id="ttjl9"></nobr></address>
      <form id="ttjl9"></form>
        <em id="ttjl9"><span id="ttjl9"></span></em>
        <address id="ttjl9"></address>

          <noframes id="ttjl9"><form id="ttjl9"></form>

          首頁

          移動端、PC端 網頁特效

          前端達人

          移動端網頁特效

          觸屏事件

          移動端瀏覽器兼容性較好,不需要考慮以前 JS 的兼容性問題,可以放心的使用原生 JS 書寫效果,但是移動端也有自己獨特的地方。比如觸屏事件 touch(也稱觸摸事件),Android 和 IOS 都有。

          touch 對象代表一個觸摸點。觸摸點可能是一根手指,也可能是一根觸摸筆。觸屏事件可響應用戶手指(或觸控筆)對屏幕或者觸控板操作。

          常見的觸屏事件: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觸摸事件對象(TouchEvent)

          TouchEvent 是一類描述手指在觸摸平面(觸摸屏、觸摸板等)的狀態變化的事件。這類事件用于描述一個或多個觸點,使開發者可以檢測觸點的移動,觸點的增加和減少,等等

          touchstart、touchmove、touchend 三個事件都會各自有事件對象。

          觸摸事件對象常見對象列表: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因為平時都是給元素注冊觸摸事件,所以重點記住 targetTocuhes

          移動端拖動元素JS代碼實現:

          // (1) 觸摸元素 touchstart:  獲取手指初始坐標,同時獲得盒子原來的位置 // (2) 移動手指 touchmove:  計算手指的滑動距離,并且移動盒子 // (3) 離開手指 touchend: var div = document.querySelector('div'); var startX = 0; //獲取手指初始坐標 var startY = 0; var x = 0; //獲得盒子原來的位置 var y = 0; div.addEventListener('touchstart', function(e) { //  獲取手指初始坐標 startX = e.targetTouches[0].pageX; startY = e.targetTouches[0].pageY; x = this.offsetLeft; y = this.offsetTop; }); div.addEventListener('touchmove', function(e) { //  計算手指的移動距離: 手指移動之后的坐標減去手指初始的坐標 var moveX = e.targetTouches[0].pageX - startX; var moveY = e.targetTouches[0].pageY - startY; // 移動我們的盒子 盒子原來的位置 + 手指移動的距離 this.style.left = x + moveX + 'px'; this.style.top = y + moveY + 'px'; e.preventDefault(); // 阻止屏幕滾動的默認行為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classList屬性

          classList屬性是HTML5新增的一個屬性。返回元素的類名,該屬性用在元素中添加、移除及切換CSS類

          <style> .bg { background-color: black; } </style> <body> <div class="one two"></div> <button> 開關燈</button> <script> // classList 返回元素的類名 var div = document.querySelector('div'); // console.log(div.classList[1]); // 1. 添加類名  是在后面追加類名不會覆蓋以前的類名 注意前面不需要加. div.classList.add('three'); // 2. 刪除類名 div.classList.remove('one'); // 3. 切換類 var btn = document.querySelector('button');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document.body.classList.toggle('bg'); }) </script> </body>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常用開發插件

          移動端 要求的是快速開發,所以經常會借助于一些插件來幫完成操作

          JS 插件是 js 文件,它遵循一定規范編寫,方便程序展示效果,擁有特定功能且方便調用。如輪播圖和瀑布流插件

          插件的使用:

          1. 引入 js 插件文件
          2. 按照規定語法使用

          特點: 它一般是為了解決某個問題而專門存在,其功能單一,并且比較小。比如移動端常見插件:iScroll、Swiper、SuperSlider

          PC端網頁特效

          偏移量系列 offset

          offset 翻譯過來就是偏移量, 使用 offset 系列相關屬性可以 動態 的得到該元素的位置(偏移)、大小等。

          • 獲得元素距離帶有定位父元素的位置
          • 獲得元素自身的大?。▽挾雀叨龋?
          • 注意: 返回的數值都不帶單位

          常用屬性: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圖示: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offset與style區別:

          offset style
          可以得到任意樣式表中的樣式值 只能得到行內樣式表中的樣式值
          offset系列獲得的數值是沒有單位的 style.width 獲得的是帶有單位的字符串
          offsetWidth 包含padding+border+width style.width 獲得不包含padding和border 的值
          offsetWidth 等屬性是只讀屬性,只能獲取不能賦值 style.width 是可讀寫屬性,可以獲取也可以賦值
          獲取元素大小位置,用offset更合適 元素更改值,則需要用style改變

          案例——獲取鼠標在盒子內的坐標:

          效果展示: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實現代碼(JS):

          // 在盒子內點擊, 想要得到鼠標距離盒子左右的距離。 // 首先得到鼠標在頁面中的坐標( e.pageX, e.pageY) // 其次得到盒子在頁面中的距離(box.offsetLeft, box.offsetTop) // 用鼠標距離頁面的坐標減去盒子在頁面中的距離, 得到 鼠標在盒子內的坐標 var box = document.querySelector('.box'); box.addEventListener('mousemove', function(e) { // console.log(e.pageX); // console.log(e.pageY); // console.log(box.offsetLeft); var x = e.pageX - this.offsetLeft; var y = e.pageY - this.offsetTop; this.innerHTML = 'x坐標是' + x + ' y坐標是' + y;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案例——模態拖拽框:

          • 點擊彈出層, 會彈出模態框, 并且顯示灰色半透明的遮擋層。
          • 點擊關閉按鈕,可以關閉模態框,并且同時關閉灰色半透明遮擋層。
          • 鼠標放到模態框最上面一行,可以按住鼠標拖拽模態框在頁面中移動。
          • 鼠標松開,可以停止拖動模態框移動。

          效果展示: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實現代碼:

          <head lang="en">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 <style> .login-header { width: 100%; text-align: center; height: 30px; font-size: 24px; line-height: 30px; } ul,li,ol,dl,dt,dd,div,p,span,h1,h2,h3,h4,h5,h6,a { padding: 0px; margin: 0px; } .login { display: none; width: 512px; height: 280px; position: fixed; border: #ebebeb solid 1px; left: 50%; top: 50%; background: #ffffff; box-shadow: 0px 0px 20px #ddd; z-index: 9999; transform: translate(-50%, -50%); } .login-title { width: 100%; margin: 10px 0px 0px 0px;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40px; height: 40px; font-size: 18px; position: relative; cursor: move; } .login-input-content { margin-top: 20px; } .login-button { width: 50%; margin: 30px auto 0px auto; line-height: 40px; font-size: 14px; border: #ebebeb 1px solid; text-align: center; } .login-bg { display: none; width: 100%; height: 100%; position: fixed; top: 0px; left: 0px; background: rgba(0, 0, 0, .3); } a { 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 #000000; } .login-button a { display: block; } .login-input input.list-input { float: left; line-height: 35px; height: 35px; width: 350px; border: #ebebeb 1px solid; text-indent: 5px; } .login-input { overflow: hidden; margin: 0px 0px 20px 0px; } .login-input label { float: left; width: 90px; padding-right: 10px; text-align: right; line-height: 35px; height: 35px; font-size: 14px; } .login-title span { position: absolute; font-size: 12px; right: -20px; top: -30px; background: #ffffff; border: #ebebeb solid 1px; width: 40px; height: 40px; border-radius: 20px; } </style> </head> <body> <div class="login-header"><a id="link" href="javascript:;">點擊,彈出登錄框</a></div> <div id="login" class="login"> <div id="title" class="login-title">登錄會員 <span><a id="closeBtn" href="javascript:void(0);" class="close-login">關閉</a></span> </div> <div class="login-input-content"> <div class="login-input"> <label>用戶名:</label> <input type="text" placeholder="請輸入用戶名" name="info[username]" id="username" class="list-input"> </div> <div class="login-input"> <label>登錄密碼:</label> <input type="password" placeholder="請輸入登錄密碼" name="info[password]" id="password" class="list-input"> </div> </div> <div id="loginBtn" class="login-button"><a href="javascript:void(0);" id="login-button-submit">登錄會員</a></div> </div> <!-- 遮蓋層 --> <div id="bg" class="login-bg"></div> <script> // 1. 獲取元素 var login = document.querySelector('.login'); var mask = document.querySelector('.login-bg'); var link = document.querySelector('#link'); var closeBtn = document.querySelector('#closeBtn'); var title = document.querySelector('#title'); // 2. 點擊彈出層這個鏈接 link  讓mask 和login 顯示出來 link.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mask.style.display = 'block'; login.style.display = 'block'; }) // 3. 點擊 closeBtn 就隱藏 mask 和 login  close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mask.style.display = 'none'; login.style.display = 'none'; }) // 4. 開始拖拽 // (1) 當我們鼠標按下, 就獲得鼠標在盒子內的坐標 title.addEventListener('mousedown', function(e) { var x = e.pageX - login.offsetLeft; var y = e.pageY - login.offsetTop; // (2) 鼠標移動的時候,把鼠標在頁面中的坐標,減去 鼠標在盒子內的坐標就是模態框的left和top值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mousemove', move) function move(e) { login.style.left = e.pageX - x + 'px'; login.style.top = e.pageY - y + 'px'; } // (3) 鼠標彈起,就讓鼠標移動事件移除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mouseup', function() { document.removeEventListener('mousemove', move); }) }) </script> </body>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108
          • 109
          • 110
          • 111
          • 112
          • 113
          • 114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130
          • 131
          • 132
          • 133
          • 134
          • 135
          • 136
          • 137
          • 138
          • 139
          • 140
          • 141
          • 142
          • 143
          • 144
          • 145
          • 146
          • 147
          • 148
          • 149
          • 150
          • 151
          • 152
          • 153
          • 154
          • 155
          • 156
          • 157
          • 158
          • 159
          • 160
          • 161
          • 162
          • 163
          • 164
          • 165
          • 166
          • 167
          • 168

          可視區系列 client

          client 翻譯過來就是客戶端,使用 client 系列的相關屬性來獲取元素可視區的相關信息。通過 client 系列的相關屬性可以動態的得到該元素的邊框大小、元素大小等。

          常用屬性: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client和offset最大的區別就是 :不包含邊框
          圖示: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滾動系列 scroll

          scroll 翻譯過來就是滾動的,使用 scroll 系列的相關屬性可以動態的得到該元素的大小、滾動距離等。

          常用屬性: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圖示: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滾動條:

          • 如果瀏覽器的高(或寬)度不足以顯示整個頁面時,會自動出現滾動條。
          • 當滾動條向下滾動時,頁面上面被隱藏掉的高度,稱為頁面被卷去的頭部。
          • 滾動條在滾動時會觸發 onscroll 事件。

          案例——固定右側側邊欄:

          • 原先側邊欄是絕對定位
          • 當頁面滾動到一定位置,側邊欄改為固定定位
          • 頁面繼續滾動,會讓 返回頂部顯示出來

          效果展示: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實現代碼: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 <title>Document</title> <style> .slider-bar { position: absolute; left: 50%; top: 300px; margin-left: 600px; width: 45px; height: 130px; background-color: pink; } .w { width: 1200px; margin: 10px auto; } .header { height: 150px; background-color: purple; } .banner { height: 250px; background-color: skyblue; } .main { height: 1000px; background-color: yellowgreen; } span { display: none; position: absolute; bottom: 0; } </style> </head> <body> <div class="slider-bar"> <span class="goBack">返回頂部</span> </div> <div class="header w">頭部區域</div> <div class="banner w">banner區域</div> <div class="main w">主體部分</div> <script> //1. 獲取元素 var sliderbar = document.querySelector('.slider-bar'); var banner = document.querySelector('.banner'); // banner.offestTop 就是被卷去頭部的大小 一定要寫到滾動的外面 var bannerTop = banner.offsetTop // 當側邊欄固定定位之后應該變化的數值 var sliderbarTop = sliderbar.offsetTop - bannerTop; // 獲取main 主體元素 var main = document.querySelector('.main'); var goBack = document.querySelector('.goBack'); var mainTop = main.offsetTop; // 2. 頁面滾動事件 scroll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scroll', function() { // window.pageYOffset 頁面被卷去的頭部 // console.log(window.pageYOffset); // 3 .當頁面被卷去的頭部大于等于了 172 此時 側邊欄就要改為固定定位 if (window.pageYOffset >= bannerTop) { sliderbar.style.position = 'fixed'; sliderbar.style.top = sliderbarTop + 'px'; } else { sliderbar.style.position = 'absolute'; sliderbar.style.top = '300px'; } // 4. 當我們頁面滾動到main盒子,就顯示 goback模塊 if (window.pageYOffset >= mainTop) { goBack.style.display = 'block'; } else { goBack.style.display = 'none'; } }) </script> </body>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三大系列作用區別: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它們主要用法:

          系列 作用 屬性
          offset 用于獲得元素位置 offsetLeft offsetTop
          client 用于獲取元素大小 clientWidth clientHeight
          scroll 用于獲取滾動距離 scrollTop scrollLeft

          注意:頁面滾動的距離通過 window.pageXOffset 獲得

          動畫原理

          核心原理:通過定時器 setInterval() 不斷移動盒子位置

          實現步驟:

          1. 獲得盒子當前位置
          2. 讓盒子在當前位置加上1個移動距離
          3. 利用定時器不斷重復這個操作
          4. 加一個結束定時器的條件
          5. 注意此元素需要添加定位,才能使用 element.style.left

          簡單動畫函數封裝:

          // 簡單動畫函數封裝obj目標對象 target 目標位置 function animate(obj, target) { var timer = setInterval(function() { if (obj.offsetLeft >= target) { // 停止動畫 本質是停止定時器 clearInterval(timer); } //每次均勻向右移動1px obj.style.left = obj.offsetLeft + 1 + 'px'; }, 30);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緩動效果原理:

          緩動動畫就是讓元素運動速度有所變化,最常見的是讓速度慢慢停下來

          1. 讓盒子每次移動的距離慢慢變小,速度就會慢慢落下來。
          2. 核心算法: (目標值 - 現在的位置 ) / 10 做為每次移動的距離步長
          3. 停止的條件是: 讓當前盒子位置等于目標位置就停止定時器
          4. 注意步長值需要取整
          // 緩動動畫函數封裝obj目標對象 target 目標位置 // 思路: // 1. 讓盒子每次移動的距離慢慢變小, 速度就會慢慢落下來。 // 2. 核心算法:(目標值 - 現在的位置) / 10 做為每次移動的距離 步長 // 3. 停止的條件是: 讓當前盒子位置等于目標位置就停止定時器 function animate(obj, target) { // 先清除以前的定時器,只保留當前的一個定時器執行 clearInterval(obj.timer); obj.timer = setInterval(function() { // 步長值寫到定時器的里面 var step = (target - obj.offsetLeft) / 10; if (obj.offsetLeft == target) { // 停止動畫 本質是停止定時器 clearInterval(obj.timer); } // 把每次加1 這個步長值改為一個慢慢變小的值  步長公式:(目標值 - 現在的位置) / 10 obj.style.left = obj.offsetLeft + step + 'px'; }, 15);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多個目標值之間移動:

          當開始移動時候,判斷步長是正值還是負值

          • 如果是正值,則步長 往大了取整
          • 如果是負值,則步長 向小了取整

          動畫函數封裝到單獨JS文件: animate.js

          function animate(obj, target, callback) { // 先清除以前的定時器,只保留當前的一個定時器執行 clearInterval(obj.timer); obj.timer = setInterval(function() { // 步長值寫到定時器的里面 // 把步長值改為整數 不要出現小數的問題 // var step = Math.ceil((target - obj.offsetLeft) / 10); var step = (target - obj.offsetLeft) / 10; step = step > 0 ? Math.ceil(step) : Math.floor(step); if (obj.offsetLeft == target) { // 停止動畫 本質是停止定時器 clearInterval(obj.timer); // 回調函數寫到定時器結束里面 // if (callback) { //     // 調用函數 //     callback(); // } callback && callback(); } // 把每次加1 這個步長值改為一個慢慢變小的值  步長公式:(目標值 - 現在的位置) / 10 obj.style.left = obj.offsetLeft + step + 'px'; }, 15); }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轉自:csdn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展開全文后需要支持收起嗎?從運用場景分析交互邏輯

          seo達人



          圖片

          展開和收起屬于比較細節的問題,按照慣性思維,內容多了我就折疊一部分,用戶需要看更多內容就點擊「展開」,內容展開之后,相應的還應該支持內容的「收起」。

          整個流程這樣看起來沒什么毛病,但是卻缺少一個重要的前提,哪些場景或者什么情況下才需要展開或收起呢?

          如果只是單純給出一個流程,顯然缺乏對產品邏輯和用戶體驗上的思考??赡芎芏嘣O計師之前沒怎么注意過這個地方的交互邏輯,或者深入思考需要注意的問題,這次借著答疑的機會咱們一起來深入探討下。

           

          1、拋開展開和收起

          雖然提出的問題是分析展開和收起的運用場景,但是我覺得不應該一上來就陷入到具體的細節里。

          這個問題相對來說屬于比較小的點,直接鉆到細節里會讓我們只盯著這一小部分,缺少對全局的思考,因小失大。

          盯著已有的設計進行推導,這樣多少帶有個人主觀的臆想。先不要盯著具體的展開和收起功能來想場景,反過來想,在設計過程中有哪些地方需要這樣的交互邏輯,為什么需要呢?

          無論面對什么樣的設計需求,這樣的思考過程會一直伴隨著我們。

           

          2、先場景后行為

          先回到場景上,考慮哪些場景會觸發「展開和收起」行為,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場景一:當某段內容字數太多,占據了大面積的空間,如果用戶不想看這些長篇大論,想看下一個內容,要滑動屏幕很久才能略過這些內容,顯然我們不想給用戶帶來這樣的操作負擔,這時候就可以考慮添加收起功能,把多余的內容收起來。

          這里的收起需要注意兩點:

          • 內容被收起不代表被收起的內容不重要;
          • 收起相對節約屏幕空間,用戶更方便上下滑動查看內容。

          場景二:頁面上仍然有很多內容,但是這些內容有主次之分,我們想讓用戶最先看到前面的內容,后面的內容可以考慮收起來突出重點并節省空間。

          這里的收起就和場景一有差異,可能被收起的內容相對沒這么重要,只露出重點/熱點內容或權益來吸引用戶,相對次要的內容被收起,這里的收起會涉及到內容重要程度的排序,這種排序就可以體現在排行榜設計中。

           

          3、展開然后收起

          展開和收起屬于一組行為,看到展開我們必然會聯想到收起。展開是為了看到完整的內容,收起則是內容看完的標志,點擊收起可以繼續下一個內容。

          在知乎問答中,我們首先看到的是標題的問題,這些問題往往言簡意賅,通常光看標題我們就能知道這個問題想表達什么意思。

          圖片

          ▲ 標題下面的問題簡介是對標題的進一步解釋和補充,這里的簡介作為說明性文字,就支持展開和收起。當簡介內容太多時,就要考慮折疊一部分簡介,這樣能保證在首屏上能同時看到問題和答案。

          另外當內容很多,以信息流的形式呈現,并且需要上下滑動來瀏覽時,就可以考慮使用現展開后收起。

          比如在微信朋友圈,如果文字內容較多,就會被收起一部分,想看完整的內容則需要點擊「全文」選項,看完后點擊「收起」,內容就會被折疊起來,方便我們繼續滑動瀏覽其他朋友圈。

           

          4、展開后不收起

          點完展開看到了全部內容,卻沒有收起選項,但是這樣并不影響我們的觀看體驗,而且展開這個動作給用戶和頁面帶來的反應都很小,不會讓用戶感到不適。之所以選擇「展開」,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有想看完整內容的強烈需求。在這種意愿的號召下,我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展開功能。圖片

          ▲ 在豆瓣電影介紹頁中,在劇情簡介區域會有「展開」提示,如果我們選擇展開,說明我們有觀看完整簡介的意愿,并且是主動選擇展開,不添加「收起」選項正好避免了給我們增加操作上的負擔

          另外,當內容相對沒那么多,能在一屏上顯示,不需要用戶上下滑動太多時,可以考慮省去收起,比如在QQ群介紹、抖音個人頁的簡介等。

           

          最后

          以上是我對展開和收起的運用場景的一些小思考,主要從場景角度來考慮交互邏輯。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關于展開和收起的場景還有很多,希望大家能掌握這樣的思考邏輯,去發掘更深層的設計內容,當然有問題咱們可以隨時溝通~

           

          原文地址:Clip設計夾(公眾號)

          作者:Clippp

          轉載請注明:學UI網》展開全文后需要支持收起嗎?從運用場景分析交互邏輯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2021 必備的超贊神器,用上它,效率都要提升三倍!!

          seo達人


          圖片
          上圖就是這個神器制作出來的一些效果,之前看Dribble上面有很多類似的設計,現在終于知道它們大部分來源于這個神器。
          下面我也找了一些案例,大家一起來看看。
          圖片
          圖片
          圖片
          這樣看,效果還是真的不錯,它支持顏色修改、樣式修改,目前一共有11種幾何樣式。
          圖片
          好了,現在下面正式介紹這個傳說中的神器,我相信大家一定會喜歡上的。
          圖片
          上圖就是這個神器的基本外貌,一共11種基礎類型,當點擊其中一個進去后,可以進行編輯。
          這里我點擊上圖中的第二個模式(MIXTAPE)進去。
          圖片
          如果大家英文不好,可以將整個頁面翻譯成中文,Google自帶的翻譯
          進入這個頁面,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風格調整樣式,同時還可以修改顏色。
          圖片

          比如我可以選擇8X12列和行的幾何布局。

          圖片
          對顏色、列和行、開啟陰影調整,得到如上效果。
          圖片

          最終可以導出一張高清大圖(3240X4860),尺寸是完全夠用的。

          圖片

          隨便調整下又是一張不錯的幾何背景,還可以作為作品集封面。好了,關鍵時刻來了神器的網址已經打包好,大家可以拿去使用。

          領取方式如下:添加小編微信,備注:神器699,小編會將下載地址發給你(小編不是機器人,回復會慢一些,大家稍等)。

           

          原文地址:功夫UX (公眾號)
          作者: 功夫UX
          轉載請注明:學UI網》2021 必備的超贊神器,用上它,效率都要提升三倍!!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配色不協調?來看看“鄰近色”搭配

          seo達人


          01 鄰近色的定義

          顧名思義鄰近色是色相環中色相相鄰的顏色,相對單色對比,鄰近色對比增加了色相對比,因此視覺效果更豐富。

          圖片

          鄰近色在色相上比較接近,色彩的冷暖屬性,還有情感特性上都比較類似,所以鄰近色搭配能很好的保持畫面的協調與統一,是設計中使用頻率最高的配色方案之一。

           

           

          圖片

          黃色與橙色相配具有很和諧的過渡感,由于橙色和黃色都非常明亮鮮艷,很容易營造出輕松快樂的氛圍,充滿活力,讓人興奮愉悅。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橙色和紅色是充滿活力和激情的顏色,經常使用在促銷等表現出熱鬧、愉快氛圍的設計中。

          圖片

          圖片

           

           

          圖片

          紅色和紫色搭配是高彩度、但明度相當低的色彩搭配,在使用上注意不宜讓畫面過度暗沉。最好適度地提高色彩的明度和搭配高明度的色彩來增加畫面上的層次感。具有浪漫、華麗、高貴感。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藍色和紫色明度很接近,對比比較柔和。神秘夢幻的紫色搭配上和科技感十足的藍色,顯得十分前衛時尚。是蒸汽波、波普藝術、賽博朋克等前衛時尚風格常用的配色。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藍色明度低,綠色明度高,所以藍綠配色即協調統一又有很強的對比。讓人聯想到藍天綠水之美,感到平靜,放松,給人清爽舒適感。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黃綠色是調和性相當高的色彩組合,黃色搭配清新的綠色,是自然界中很常見的色彩組合,具有自然的呼喚感,新鮮而又清澈,顯得朝氣有活力。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02 鄰近色配色的方法

          接下來使用在線配色工具:Adobe Color來進行配色示范色。(網址:color.adobe.com

          在調色規則中選擇“類比”。使用橙色為基礎顏色,會自動生成四個關聯顏色,篩選適合的顏色配置到畫面中,就能很快完成配色方案:

          圖片

          和單色系相比,鄰近色在色相方面會稍微豐富一些,但仍然存在色調過于單一、對比不夠的問題。一般會拉開顏色之間的明度或純度,形成明暗對比,襯托出主體。

          圖片

          鄰近色還可以結合不同明度和純度來使用,讓畫面呈現出層次變化,展現出不同的氣質和視覺效果。

          圖片

          圖片

          圖片

           

          03 總結

          鄰近色在色相上比較接近,色彩的冷暖屬性,還有情感特性上都比較類似,所以鄰近色搭配能很好的保持畫面的協調與統一,是設計中使用頻率最高的配色方案之一。

          鄰近色存在色調過于單一、對比不夠的問題。一般會拉開顏色之間的明度或純度,形成明暗對比,襯托出主體。

           

          原文地址:藝海拾貝Design(公眾號)

          作者:鄧海貝

          轉載請注明:學UI網》配色不協調?來看看“鄰近色”搭配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學會“鄰近色”配色,搞定配色難題(實操篇)

          seo達人



          圖片

           

          鄰近色配色實操-案例1

          在PS中新建文件,背景選擇紅色,英文放大鋪滿背景,顏色選擇紅色的鄰近色橙色。

          圖片

          畫出白色圓角矩形,給矩形添加圖層樣式“描邊”和“投影”。描邊的填充類型選擇“漸變”,顏色選擇白色和淺橙色的漸變,模擬玻璃邊緣的厚度。

          圖片

          圖片

          接下來制作毛玻璃效果。復制背景和文字圖層,合并為一個圖層。分別給此圖層添加三個濾鏡“模糊-高斯模糊”、“濾鏡庫-扭曲-玻璃”、雜色-添加雜色“,效果如下圖:

          圖片

          把圖層移動到矩形圖層上方,按快捷鍵“ctrl+alt+g”建立剪切蒙版,使毛玻璃效果只在矩形范圍顯示。

          圖片

          最后加上文案排版,設計完成。

          此案例使用了紅色和橙色的鄰近色配色,橙色和紅色是充滿活力和激情的顏色,能呈現出熱鬧、愉快的氛圍。

          圖片

           

          鄰近色配色實操-案例2

          方案二,在PS中新建文件,在背景上用綠色和黃色的柔和畫筆隨機畫出顏色。

          圖片

          使用“模糊-高斯模糊”讓背景顏色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再執行“雜色-添加雜色”給背景增添質感。

          圖片

          圖片

          圖片

          最后加入文案,顏色采用綠色和黃色,明亮的黃色搭配清新的綠色,新鮮而又清澈,顯得朝氣有活力。

          圖片

           

          鄰近色配色實操-案例3

          方案三,在AI中輸入英文,字體選擇一款設計感較強的“Current”做為主體。使用藍綠色搭配,藍色明度低,綠色明度高,所以藍綠配色即協調統一又有很強的對比。

          圖片

          把英文轉換為輪廓,給每個字母加上不同角度的漸變色,顏色沿用藍綠色。

          圖片

          最后加上文案,進行排版,設計完成:

          此案例使用了藍綠色的鄰近色配色,讓人聯想到藍天綠水之美,感到平靜,放松,給人清爽舒適感。

          圖片

          嘗試新的配色,使用藍色和紫色搭配。藍色和紫色明度很接近,對比比較柔和,具有神秘夢幻感。

          圖片

          紅色和紫色搭配顯得浪漫、華麗、高貴。

          圖片

           

          優秀作業展示

          以下是從本期投稿中選取的11份優秀作品:

          01 『聰_cong』

          圖片

           

          02 Anna

          圖片

           

          03 NIAN廿七

          圖片

           

          04 NoctilucaGladys

          圖片

           

          05 Trista~Z

          圖片

           

          06 蛋蛋DAN

          圖片

           

          07 金角設計

          圖片

           

          08 孔艷茹

          圖片

           

          09 龍娟

          圖片

           

          10 珞影隨行

          圖片

           

          11 咪奧mao

          圖片

           

          原文地址:藝海拾貝Design(公眾號)

          作者:鄧海貝

          轉載請注明:學UI網》學會“鄰近色”配色,搞定配色難題(實操篇)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資源分享|兩款B端設計走查神器

          seo達人

          Copiexl

          圖片

          這是一款 字節跳動 出品的高效走查插件,它的原理十分簡單,首先打開需要校驗的線上項目;接著上傳你的設計稿圖片;然后通過降低設計稿的透明度,達到項目快速走查的目的。開發哪里有問題,一眼便知。簡單教大家如何 安裝使用 這樣一款插件:

          圖片

           

          1.安裝方法:

          首先打開軟件的官方網站(https://copixel.bytedance.com/),點擊免費下載(這里只支持Chrome瀏覽器,如果你是Safari 、Firefox、Opera等瀏覽器,在官網往下滾動,同樣也是提供了下載入口)。

          點擊下載過后,就會跳轉到 Google 的應用商店當中,點擊安裝即可,與瀏覽器插件的安裝方式類似(這里需要科學網絡,如果你訪問不了 Google應用商店,可以直接在公眾號后臺回復“設計走查”,提供了另一種安裝方式)。

           

          2.使用教程

          01.選擇合適的頁面設計尺寸

          建議按照主流窗口尺寸的寬度設計,如:1366px、1440px、1920px;推薦最小設計尺寸使用1366px、1440px,最大設計尺寸1920px(寬)。目的是按照 1:1 導出設計圖,與開發頁面顯示效果一致。

          圖片

          02.該如何輸出設計稿?

          Copiexl 瀏覽器插件的原理是將你的設計稿 懸浮在前端還原的頁面當中進行對比,這樣就能快速知道自己的設計頁面有何問題。

          因此我們需要將設計稿進行一次性導出成 PNG 文件。這樣可以批量導入到插件當中,直接切換設計稿提高走查效率。

          03.如何使用

          打開前端實現好的頁面,使用你剛剛安裝好的瀏覽器插件“Copixel”,添加UI設計圖。

          通過調整設計圖位置、大小和透明度使其與開發頁面高度重合,配合 有截圖標注功能的軟件(比如:Xinp)進行找茬標記。使用 走查文檔 標記存在問題的地方并說明問題,這樣就能高效完成項目走查。

          然后將有問題的走查內容直接分享給開發即可。

           

          插件使用的視頻方法:

          轉載至Copiexl幫助文檔

           

          CSS Peeper

          這是一個 設計走查 / 樣式復制 / 資源下載 的效率神器,它能夠輕松查看網頁端當中所有元素的CSS屬性,并且不需要像Chrome瀏覽器那樣 “右鍵” – “檢查” 瀏覽器元素,然后在許許多多的代碼當中尋找你需要的CSS代碼。我們只需要點擊插件,選擇元素就能夠快速檢查樣式。

          圖片

           

          場景一、設計走查

          比如當前端工程師完成頁面過后,需要設計師進行一個頁面的走查,這個時候很多同學往往就會靠著自己的像素眼進行一一的比對,如果稍微有點經驗的B端設計師會打開瀏覽器自帶的檢查,進行元素的核對。
          然而瀏覽器自帶的檢查其實更多是面向程序員進行設計的,對于我們設計師而言,能夠看懂的卻只有一小部分內容,顯然檢查的效率并不會太高效。

          圖片

          這時候使用CSS Peeper,就可以輕松對網頁當中的CSS樣式進行檢查,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元素的常規屬性,比如顏色、背景、間距;還可以看到元素的盒子模型,可以看到元素的 Padding、Margin…

          通過這個插件,就能清晰的看見開發究竟是在哪一部分還原出現問題,并且能夠很“欠揍”的在他面前秀一下~

          圖片

           

          場景二、樣式復制

          對于設計師來說,就不用再去糾結競品究竟是如何設計?如何還原出來,因為任何網頁上的元素,你都可以通過這個插件,去查看他的還原思路,并且知道它的設計樣式以及屬性
          同時可以點擊顏色或者圖片,將該頁面用到的所有顏色或者圖片總結出來進行匯總,可以導出,方便在設計風格上進行分析。

          圖片

           

          場景三:資源下載

          使用CSS Peeper 能夠快速查看在該頁面當中,所用到哪些圖標、圖片。并且可以將這些資源快速下載到本地進行保存。這樣你就可以成為資源小能手。

          圖片

          這也就是我工作當中最常使用的插件,你最常使用什么插件?一起來分享聊聊!!

           

          原文鏈接:CE青年(公眾號)

          作者:CE青年

          轉載請注明:學UI網》資源分享|兩款B端設計走查神器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火爆全網的酸性設計,你看懂了嗎?

          seo達人


          畢竟這種風格的核心就是挑戰傳統的美感和欲望的定義。整個風格迷幻抽象、打破常規、高度失真或者超現實的視覺風格,完完全全地向觀者展現著一種潮流先鋒的態度。今天我們要聊一下酸性設計的主要特點,方便大家快速掌握!

          圖片

           

          01.特殊質感

          酸性設計中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往往包含大量的特殊質感,例如液態金屬、鐳射、鋁箔、玻璃、塑料或折射等等質感。這些特殊質感都給我們一個共同的感官,那就是科技感和未來感。這也是酸性設計之所以能代表潮流和先鋒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02.高飽和色彩

          酸性設計往往充斥著大量鮮艷、高飽和的色彩,包括各種高飽和度的漸變色、迷幻絢爛的霓虹色、讓人眩暈的熒光色等等。還常常配上暗黑的背景,畫面混亂又統一,充滿矛盾的迷幻感。這種讓人眩暈、充滿感官刺激、打破傳統美感標準的色彩,也充分體現了這種風格的調性,充滿了探索的先鋒精神。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q

          03.打破常規的排版

          酸性設計的排版看起來很難找到固定的規律,充滿了隨機性,似乎毫無章法,同時畫面飽滿豐富。但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它的構圖方式其實是高度幾何化的,通過幾何圖形的不斷重復、剪切,形成看起來復雜無序的組合方式,從而體現酸性設計的流動感。

          酸性設計就是這樣通過破壞性的方式打破傳統對美感的定義,引領了潮流的定義、創造一種新奇又讓人欲罷不能的風格。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d

          04.裝飾性字體

          酸性設計所采用的文字特點也十分鮮明,通常都十分具有裝飾性,造型或尖銳或富有流動性,例如哥特風字體等。搭配上如同被強酸腐蝕過后液態金屬的質感,充斥著危機感和刺激感。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原文地址:設計師深海(公眾號)

          作者:設計師深海

          轉載請注明:學UI網》火爆全網的酸性設計,你看懂了嗎?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騰訊設計了一朵小紅花,也太好看了吧!

          seo達人


          在騰訊公司濱??偛康墓嫖膭撌屑?,看到一組設計,這些都是來自騰訊的設計師與WABC無障礙藝途的“小朋友”們一起創作的小紅花。這些對小紅花豐富的場景想象里,充滿了愛,充滿了溫度。提到設計,大家這幾年聊的比較多的UX設計、UI設計,但是對于公益設計卻關注不多,公益設計相對于產品設計不同,它的每個設計背后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公益設計??纯从心男┎灰粯拥牡胤剑拷裉煳夷脴I內做的比較好的,騰訊公益的99公益日為案例,和大家聊聊公益設計如何去做?
          圖片

           

          01.  通過跨團隊合作保證一致性 

          圖片

           圖片來源:騰訊CDC公眾號

          d

          公益設計是一個大的系統設計,和做產品不一樣,產品流程大家都知道,產品立項、交互設計、視覺設計、前端走查等等環節,但是公益設計,需要很多團隊一起去推動,除了產品設計,還需要有市場團隊、公關團隊,包括整個的設計策略都有不同,相對于產品設計只需要和開發、產品、運營對接不同,公益設計需要對接的角色非常多,需要設計師有非常強的項目把控能力,以及對于項目落地后結果的把控能力。所以設計師在做公益這樣的項目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項目管理,包括各個對接方時間排期規劃等等,都要求較高。

          ·

          02.  通過全局聯動形成品牌感 

          圖片

          除了對接人多以外,在設計落地上,產品設計更多在線上移動端或者H5,但是公益設計的落地場景卻很廣,包括電梯廣告、地標廣告、直播物料等等。

          整體的設計鏈路線上到線下更為立體,所以在做公益設計的時候,需要考慮更多的一致性,如何讓設計聯動起來,如何讓用戶更有體感是非常重要的。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來源:騰訊公益

          a

          公益設計的聯動一定是多維度的,得讓用戶充分的感知,因此除線上直播、H5以外在用戶能觸達的各個場景都要覆蓋到,比如機場、地鐵等等。

          在做線下推廣時,每一張海報、每一次傳播都有它的設計規范,騰訊也公開了這些設計規范,可以用來參考和學習.

          圖片

          圖片

          圖片

           小紅花聯動

          e

          除了線下運用,線上也需要聯動,公益設計需要線上線下一起發力,如何讓線上設計做的有趣好玩,讓用戶用參與感,是設計師需要思考的。如上圖的H5場景,通過趣味化設計,答題得小紅花場景,讓用戶參與進去,體現出更多的溫暖和溫度。

          于一個產品,其實最難的是,這個產品如何和其它產品進行聯動,同時也不違和,非常考驗設計師的整體把控性。比如最近比較流行跨界玩法,很多品牌都會和一些時尚品牌進行合作,讓產品有更多和年輕人交流的機會,讓年輕人感覺到公益的魅力。

           圖片來源:騰訊CDC公眾號

          a

          騰訊公益這塊是做的比較不錯的,我仔細看了看2020年與2021年的IP連萌行動的一些IP形象,可以看到不論是騰訊的QQ企鵝、微信汽泡狗,還是騰訊動漫的狐妖小紅娘、海爾兄弟、敦煌神鹿等,盡管畫風差別不少,但小紅花人與他們的聯合卻一點也不違和。

          圖片

           圖片來源:騰訊公益

          k

          另外,小紅花人的出現某種程度上還代表了騰訊公益俘獲年輕群體的訴求。公益對于年輕群體關注度雖高,但參與度低,騰訊公益也一直在尋求解決的辦法。而小紅花人走到B站,去到了奈雪、喜茶的店里,與更多的年輕人溝通交流,正是把他們帶回騰訊公益的平臺上。 

          圖片

          我當時看見這個廣告的時候就深深被吸引,一起做好事這個主題也很輕松,在我喝一杯奶茶時候,還可以做一件公益好事,讓我覺得這個設計非常有溫度,公益設計一定要結合場景,讓用戶舒服的同時,品牌的溫度和鮮活的形象也會更深刻。 

          a

          03.  通過IP符號打造形成記憶點 

          圖片

           圖片來源:騰訊公益

          d

          在推出小紅花IP后,怎么保證這些設計的一致性,打造出高度一致性的傳播矩陣。別看這張海報看著很簡單,其實一點不簡單,首選圖形上,大家第一眼記住的是什么?是不是和我一樣,一朵小紅花。的確如此,用戶能記住的除了畫面,就是符號。

          圖片

           圖片來源:騰訊CDC公眾號

          a

          就比如今天我們提到蘋果你能想到什么?是不是蘋果的LOGO,提到NIKE你會想到什么,是不是那個對勾,能看得出騰訊設計團隊,也是想把品牌打造成符號,上圖是他們的標志每年變化過程,我們能看見字體的變化、構圖變化,但是唯一不變的就是這朵小紅花。 

          圖片

          圖片

          圖片

           2019-2021年99公益日主視覺

          w

          這么多年的設計,品牌的延續感非常的強,始終圍繞著這個小紅花的超級符號打造整體風格,讓我想起了以前上學時候,表現好,老師會給我們發一朵小紅花的場景。雖然每年小紅花有一些變化,但是對于溫暖情感的傳遞,都沒有變。比如18年主視覺,圍繞匯聚概念做整個設計,很多愛心小花凝聚在一起,小的愛心變成大愛,和主題非常貼切。 

          d

          04.  賦予品牌溫度和情感 

          圖片

          圖片

           圖片來源:designforgood.qq.com

          w

          騰訊的設計團隊不僅針對小紅花設計了表情包,同時還在很多地方,立體地打造了小紅花的形象。而這些小紅花,就是用戶參與到互聯網公益最大的理由,在告訴用戶“做好事得小紅花”的同時,用戶累計的小紅花又給予產品體驗的有效反饋,用戶參與互聯網公益的動機和動力得以確定。這一朵小紅花,串聯起了用戶從感知、到行動、到反饋的全流程。  

          圖片

          小紅花通過這些年的打造,主視覺將手繪的花作為重點元素,根據不同公益活動類型去設計不同的KV,搭配一些手寫的字體,讓用戶第一感受就是溫暖,通過我們的公益行動繪制出一朵朵有愛的小紅花,這些小紅花背后都是一個個暖心故事。好的品牌一定是要不斷曝光,才能在用戶心中形成心智,那些偉大的品牌都是如此。 

          圖片

          在2018年99公益日的主視覺上,可以看到無數愛心化為花瓣,匯聚成一朵小紅花。這是小紅花形象第一次登上騰訊公益的平臺。

          圖片

          歡迎圍觀小紅花的首支散裝舞蹈。#99公益日 熱情似火,遇到我就別錯過我!攢小紅花能贏更多配捐,還可以兌換福利喲!

          2019年的99公益日,不僅小紅花之歌出現了,節日期間用戶向好友發起集小紅花的自發傳播,從而為自己的捐贈爭取更大配捐額,形成騰訊公益全新的社交玩法。

          圖片

          圖片

          2021年,隨著99公益日擴展為10天,配捐額也隨之放大,用戶可以每天到騰訊公益平臺做好事打卡。同時,小紅花“積分”也可以兌換公益農產品和小紅花相關紀念品…… 

          圖片

          小紅花表面上的成長背后,離不開產品策略與設計的支撐。更輕量與豐富的“玩法”注入,如捐贈會議時間,捐贈騰訊視頻積分等,拓寬了用戶獲取小紅花的方式;而公益節日的時間點也同步延伸至每年的春節、“520”等時間段,拓寬了用戶“一塊”做好事的活躍次數。

          在用戶體驗與設計的推動下,騰訊公益用了4年時間,種出一朵朵開滿地球的小紅花。現在,小紅花不僅是騰訊公益的品牌符號,也是用戶每一次公益行為的印記,還是用戶獲取反饋的“積分”,它甚至成為用戶新的“社交貨幣”——沒有小紅花不足以談愛心。

          d

          05.  最后 

          圖片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公益的關注也越來越多,那么作為設計師如何通過我們的設計力量,將我們平時的創意和有溫度的設計結合起來,是我們每個設計師要思考的。希望今天這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幫助。 


          圖片


          g

          原文地址:我們的設計日記(公眾號)

          作者:sky

          轉載請注明:學UI網》騰訊設計了一朵小紅花,也太好看了吧!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B類產品設計細節:流程狀態

          seo達人

           

          狀態的命名

          流程狀態的設計原則與人機交互的最根本原則一致,即「以用戶為中心」,確保目標用戶在相應的使用場景下能夠快速理解并正確執行相關操作。

           

          按行業規則命名

          專業工具或平臺的設計中,對于狀態的命名如果有行業約定俗成的術語,則遵照行業規則命名,即便在體驗設計師自己眼中可能不夠簡潔美好。

          例如:以工程師為主要用戶群體的項目管理工具 Aone 中,bug 的狀態有 10 種(如下圖),且遵循了英文技術術語。對于設計師來說狀態種類復雜、語言不統一,但從用戶的角度來說這樣是必須的、規范的,因此設計師要尊重用戶的習慣和需求。

           

          圍繞核心操作命名

          流程的名稱通常是描述對應操作的過程或結果,如「待付款」、「退款中」是操作的過程,「完成付款」、「退款失敗」是操作的結果。

          單個核心操作

          最簡單、最常見的流程是:角色A 發起流程 – 角色B 進行操作 – 流程結束給出結果

          這種兩個角色三步走的流程,狀態命名通常分為如下兩種(框中是狀態命名):

          上圖里面的動詞可替換成其他動作;結果狀態也可用「已通過」、「未通過」等,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圍繞一個核心的操作,也可能涉及多個角色。

          例如:最常見的審批流程,過程中涉及多個角色的層層審批。如果不同角色審批時,用戶可執行的操作不同,或審批的詳細過程對用戶非常關鍵,這時審批單的狀態命名上需要注明具體角色;如果通常不需要關注具體到哪個人審批了,則統一稱為「審批中」即可,用戶可以到詳情頁面查看具體進度。

           

          多個核心操作

          涉及多個角色、一串核心操作的復雜流程。

          • 在流程完成之前的中間過程中,告知用戶下一步待執行的操作,比上一步剛剛完成哪個更重要;

           

          • 在角色多、極易混淆的情況下建議在狀態名上增加角色名。

          例如:數字倉單的倉單質押流程中涉及三個角色(存貨人、倉儲方、資金方)多個步驟,過程中關鍵是引導用戶繼續后續操作、高效完成申請,所以狀態上展示當前要進行的操作。同時流程中包含連續多個角色的接力審核確認,容易混淆,因此狀態標簽中顯示當前需要哪個角色進行操作;而放款、收款的角色很明顯是資金方和申請方來操作,所以對應的狀態沒有顯示角色名稱。如圖:

           

          • 同一階段時,不建議區分不同用戶角色看到的狀態名,可以給他們不同的反饋或提醒。

           

          • 狀態組間存在一對多的映射關系時,要注意區分邏輯關系,不建議將上下層狀態打平到一起。

          接上面數字倉單的案例:系統中,貨物的所有者可以用倉單進行質押,這樣倉單就會有「未質押」、「質押申請中」和「質押中」狀態(不允許重復質押)。而質押申請是個復雜的流程,「質押申請中」這一倉單狀態,對應「質押申請單」的一系列流程狀態。同理,在倉單解除質押、注銷等其它情況下,又會有「解質流程中」、「注銷中」等狀態,對應的「解除質押流程」、「注銷流程」有會一系列對應的狀態。如圖:

          這種情況下要梳理好業務流程,如果將上下層狀態打平到一起,短期內可能看起來比較簡潔,但隨著產品復雜度的提升(B 類產品通常會越來越復雜),邏輯關系會越來越混亂。

           

          狀態的視覺設計

          狀態的顏色

          表示狀態的顏色不建議超過 5 種:紅色、橙色、綠色、藍色、灰色。

          設計師需要結合色彩的功能特性、品牌色板、產品邏輯、用戶需求來選擇適合的顏色。常用配色舉例:

           

          • 狀態的顏色不止會用在標簽上,對應的可視化圖表、圖標等視覺元素要用色一致。例如進度條:

           

          狀態標簽的樣式

          不同狀態對應不同用戶的不同操作,因此狀態信息通常與普通文本在視覺上有所區分。常用的樣式包括彩色標簽、彩色圓點等等。例如:

           

          • 注意列表、表單中狀態標簽的樣式統一。

           

          總結

          • 原則:流程狀態的設計原則與人機交互的最根本原則一致:以用戶為中心。
          • 命名:
          1. 在流程完成之前的中間過程中,告知用戶下一步待執行的操作,比上一步剛剛完成哪個更重要;
          2. 在角色多、極易混淆的情況下建議在狀態名上增加角色名;
          3. 同一階段時,不建議區分不同用戶角色看到的狀態名,可以給他們不同的反饋或提醒。
          4. 專業工具或平臺中,如果有行業約定俗成的術語來命名狀態,則遵照行業規則。
          • 關系:狀態組間存在一對多的映射關系時,不要將上下層狀態打平到一起。
          • 顏色:表示狀態的顏色不建議超過「紅色、橙色、綠色、藍色、灰色」這 5 種。

           

          原文地址:Ant_Design(站酷)

          作者: 林葉

          轉載請注明:學UI網》B類產品設計細節:流程狀態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產品體驗設計】-設計實踐篇

          seo達人


          圖片

          對外行業角度+對內產品角度 

          圖片

          ◆對外行業角度

          每一個產品都會經歷不同的成長階段,由萌芽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幾乎所有產品都會想辦法去延長整個生命周期,尤其是在成長期和成熟期這兩個階段。騰訊動漫11年成立,經歷了快速的成長期之后,已經逐步進入成熟期階段。
           

          漫畫行業近幾年屬于紅海市場,隨著行列競爭日益激烈,除了騰訊動漫國內市場上也出現了不少頭部動漫產品如快看漫畫、嗶哩嗶哩漫畫、咚漫漫畫等,加上短視頻沖擊,導致動漫內容整體大盤逐步開始出現被分流的狀態,這是從行業角度能夠觀察到的行業形態上的變化。 

          ◆對內產品角度:

          隨著整體用戶基數平穩且大盤逐步分流,騰訊動漫近幾年數據已經逐步開始出現下滑的趨勢,產品開始面臨數據提升和營收增長的兩大難題。 
           

          圖片

          行業+數據+用戶 

          圖片

          通過行業趨勢的變化和產品內部數據表現可以發現產品目前處于生命周期的哪一個階段,但想要了解產品具體滑落的原因,還需要進一步對問題進行定位和分析。 

          ◆外部競爭:

          橫向了解自己產品所處的環境以及競爭對手可以幫助判斷產品發展趨勢。我們對市面上分流產品都做了調研,發現外部除了同類內容型產品,短視頻產品沖擊最為劇烈,抖音快手分流嚴重。同時,在內容行業這片海也涌現出了非常多的漫畫類型產品,同類競爭非常激烈,產品形態和內容題材同質化越來越嚴重。 

          ◆內部困境:

          縱向知道自身產品的運轉邏輯以及長短板有助于站在業務角度去思考問題。漫畫是內容型產品,除了自制,大多數內容依靠采買,版權成本投入非常高;相比小說這類文字內容,漫畫的制作時間周期長,更新頻率相對比較慢;以及漫畫作為娛樂內容產業,并不是日常功能類的剛需型產品,可被替代性成本很低;這些都是我們產品面臨的客觀問題。

          ◆數據拆分:

          除了對于產品大盤數據起伏有基礎的了解,更需要知道產品每一個模塊兒具體數據變化,以便了解用戶在產品各個場景的使用情況和具體問題。通過對騰訊動漫用戶產品使用路徑分段拆分,能夠從:用戶新進-內容消費-評論互動等不同場景數據分析能夠看出用戶的整體活躍有明顯下降。

          ◆用戶分層:

          通過對產品各場景數據模塊兒的拆分能夠了解用戶使用產品情況,如果想要進一步知道為什么這些數據會發生變化,就需要從使用者本身,也就是用戶角度來進行具體分析。

           
          每一年我們都會對平臺用戶做調研,多年來平臺用戶屬性基本上已經固定,分為題材型用戶、消遣型用戶、拓展型用戶、成熟型用戶。這四類用戶在我們平臺對于找漫畫,看漫畫以及漫畫內容消費上都有很多訴求點是我們平臺沒有滿足的,這也是導致我們產品數據和口碑不斷下降的核心原因。 
          通過將從行業數據用戶三個維度分析的問題進行匯總提煉,找到目前產品存在的痛點和短板。 

          圖片

          明確目標+目測拆解+設計策略 

          明確產品存在的痛點之后,核心要做的事情就是尋求解決這些痛點的方案,這些解決方案可能并不是直接和設計關聯的,以及在解決方案方向比較模糊的情況下我們如何準確定位到設計目標并執行具體實施策略非常關鍵。  

          圖片

          ◆明確目標: 

          產品體驗設計的價值核心體現在兩個方面:1 幫助業務更好達成目標;2 給用戶帶來體驗價值。體驗設計在制定目標的時候,會圍繞這兩點去進行切入。通過前期對于產品問題定位發現從行業、數據、用戶等不同維度分析出來的問題可以歸類為兩大類:業務訴求和用戶需求。再根據這兩大類問題結合我們產品實際情況分析出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是:1提升產品用戶價值;2實現產品數據的增長;而設計目標就是通過設計手段去實現這兩點。 

          圖片

          ◆目標拆解:

          設計目標的明確決定項目在上的設計方向和預期,要找到設計著力點還需要進行目標拆解,根據不同目標制定不同的設計策略。騰訊動漫是內容型產品,我們根據用戶使用行為梳理了用戶在產品時的內容消費模型(吸引-感興趣-體驗-滿足-留存)。這個模型和用戶體驗地圖類似,用戶在不同階段所關注的核心點以及體驗訴求會發生變化,所以我們將模型進行分段拆分,分為前期內容基礎體驗和后期消費轉化兩個部分,并且針對這兩個部分不同體驗場景進行要點提煉。 

          圖片

          ◆設計策略:

          有了設計目標和內容體驗模型,如何讓兩者有效的結合起來形成可推動落地的方案,就是設計策略要做的核心內容。

           
          前面將內容消費模型拆解為基礎體驗和消費轉化,分為兩個不同的內容消費階段,設計策略要做的是將設計目標和不同的內容消費階段進行結合,形成產品體驗模型。整個體驗策略優化我們核心要做兩件事情: 
           
          • 1基礎體驗升級,通過滿足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的體驗訴求,提升產品對于用戶的體驗價值。
           
          • 2消費轉化部分,基于用戶內容消費閱讀路徑,建立付費轉化機制,從而帶來付費營收的增長,實現產品商業化閉環。 

          圖片    

          設計策略明確后,接下來就是可落地的設計方案。設計方案是圍繞設計策略進行的顆粒度拆分,拆分下來你會發現圍繞基礎體驗和消費轉化會有很多可以做的內容,不可能保證所有的點我們都能做完且起到有效的作用。所以對于設計方案的執行,也需要進行優先級的排序和篩選。
           
          騰訊動漫的內容型產品,回歸用戶使用產品本質需求,就是找內容和看內容,圍繞這兩個關鍵點再去細分用戶使用產品的過程中,核心關注的體驗點是什么,再圍繞這些體驗點,找到問題并且制定設計方案逐一優化。 
           

          圖片

          ◆基礎體驗

          基于內容消費模型,我們分別對用戶尋找內容進行了:視覺聚焦-建立視覺降噪體系、內容識別-加強內容拓展性、信息決策-提供有效決策信息等不同策略的優化。 

          圖片

          ◆視覺聚焦-建立視覺降噪體系

          首先是色彩和設計樣式上做減法,再根據簡化后的色彩和樣式搭建了圖形體系、圖標、插畫體系,用在產品全局的視覺降噪體系上。 

          圖片

          ◆內容識別-加強內容拓展性

          從品類拓展和特性打造入手。首先是結構的拓展,3種增加到9種,并且可以在首頁隨意組合,提升內容組成的多樣性。內容模塊兒的特性上,根據模塊兒不同內容屬性進行了重新打造,調整后數據效果非常不錯。 

          圖片

          ◆信息決策-提供有效決策信息

          為了提升決策效率,我們在內容篩選和決策上做了比較大的調整。對排行榜的結構和信息組成都進行了大的調整,對分類標簽進行了優化,作品標簽由官方維度轉換為了用戶維度和作品維度,同時除了配置官方分類標簽以外,新增符合用戶認知和當下潮流的個性化分類標簽。 

          圖片

          排行榜以前榜單形式是固定且單一的,在拓展性,品類以及公信力上都會有很多的問題。為了提升篩選效率,我們將排行榜單重新梳理,采用縱向結構滿足不同綁帶配置訴求;同時將榜單進行拓充,新增不同維度的榜單豐富榜單品類;在每個上榜作品上添加了作品評分以及用戶評論數,提升榜單公信力。 

          圖片

          然后是詳情頁決策,從頁面底層結構開始著手開始梳理,用戶訪談發現,線上詳情頁結構和用戶視角的結構重合度非常低,于是我們對詳情頁架構進行了優化調整,新版的詳情頁架構結構順序以及信息層級上,都更符合用戶的認知。在整個決策過程中,我們通過優化詳情頁信息結構,在用戶瀏覽過程中用不斷吸引-刺激-加強用戶的決策,更有效提升決策效率。 

          圖片

          基礎體驗的第二部分是看內容,對于看內容的體驗,我們基于漫畫內容特性和用戶核心的操作體驗去進行了在觀看體驗和閱讀操作上的體驗優化。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首先是觀看,要想把觀看體驗做好,必須要有優質的內容品質,這里我們做了三點優化:
           
          • 第一點是終端適配,將傳統頁漫去進行條漫的分鏡優化,讓其更好的適配手機閱讀體驗;
           
          • 第二點是畫質賽選,淘汰掉小尺寸的漫畫圖源,新增800PX以上高清圖源,確保顯示清晰度;
           
          • 第三點是建立后臺上傳系統,規范上傳的尺寸、格式、以及大小等,從根源去解決漫畫品質的問題。 
             

          看內容第二個核心環節是操作,對整個瀏覽器的色調進行了輕量化設計,提升沉浸式觀感和舒適度。同時,簡化了信息欄結構,并且將高頻操作提核,提升操作效率和易用性。 

          圖片

          圖片  

          基礎體驗上,我們根據用戶找內容和看內容的不同場景,進行體驗的優化,提升產品對于用戶的使用價值,也為我們后續進行進一步的內容消費轉化,提供了契機。

          圖片

            圖片

          付費轉化

          我們根據用戶找內容和看內容的不同場景,進行了基礎體驗的優化,提升產品對于用戶的使用價值,也為我們后續進行進一步的內容消費轉化,提供了契機。

          良性的消費轉化機制建立是我們的第二大設計核目標,基于用戶內容消費路徑建立付費轉化機制。根據用戶閱讀路徑下的體驗地圖,分析他們不同階段的核心訴求,從而找到設計機會點,再將設計機會點轉化成設計目標,從而制定設計策略。分別在用戶閱讀內容的不同階段對用戶進行付費轉化上的引導刺激以及養成。 

          圖片

           這里結合實際輸出案例具體分析下:我們根據用戶閱讀路徑分為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后,分別在不同階段根據用戶不同訴求去進行設計目標制定和方案實施。 

          圖片

          圖片

          閱讀前-閱讀前核心訴求是去引導消費,從其他場景進入瀏覽頁,用戶最直接的目標是希望能夠盡快看到內容,所以獲取內容的效率非常重要。我們將以前的支付跳轉頁面,改為支付彈層,并且將所有付費信息整合分層,最大化提升用戶付費效率,幫助用戶快速獲取內容;針對用戶對于付費的抵觸心理,采用情感化的設計,在彈窗上加入了品牌形象,并從創作者口吻弱化官方盈利感知,同時也為用戶提供非付費的觀看途徑,平衡用戶心理預期。 

          圖片

          閱讀中-在閱讀中,核心目的是去刺激用戶消費,刺激用戶消費需要從內容本身去挖掘用戶的消費點。這里做了兩點優化:第一,優化彈幕交互形式,新增表情互動功能,用戶可以直接發布表情包代替文字彈幕,降低彈幕互動門檻;第二提供個性化彈幕皮膚,皮膚有主題性質和IP維度,用戶可以根據自己喜好調選各自風格或者不同作品人物的彈幕皮膚,滿足用戶個性化定制需求。 

          圖片

          閱讀后– 最后是閱讀完作品后的消費養成,我們嘗試去搭建用戶的榮譽體系,首先增加針對作品的打賞道具,用戶可以根據自己喜好去對作品進行打賞或者吐槽,滿足用戶對于作品的情感宣泄。同時我們也進行了榮譽體系的搭建,對整個等級體系進行升級,以前我們等級感知,趣味性都很差。于是針對等級體系,我們開展了全民共創模式,在用戶群體中去征集關于等級的創意想法,強化參與感。新版等級新增6種不同特殊樣式,強化不同等級之間的差異感,刺激用戶升級的活躍度。最后會設計用戶專屬個人等級卡片和打賞榜,滿足個人成就感,加強用戶對于榮譽體系的粘性。 

          圖片

           
          方案呈現-最后將整體方案做成高保證DEMO,預覽實現效果,同時也更方便和產品以及開發同學理解,有助于方案更好落地。

          圖片

          設計體系搭建 

          圖片

          圖片

          圖片

          在設計方案落地實現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兩類問題:

          • 1.是設計上下游協同過程效率得不到有效保證。
          • 2.實現過程中設計方案的還原偏差。為了解決這兩個問題我們進行了設計體系的初步搭建。首先,為了確保設計語言的一致性,我們提前制定了視覺規范;其次,也將部分模塊組件化封裝上傳到協同平臺形成組件庫,做到隨用隨??;然后,在協同上利用智能標注軟件和切圖軟件,效率高且精準的解決開發實現還原的問題;通過設計系統的完善,去提升項目的實現能力和協作效率。 

          圖片

          數據+專業+口碑 

          圖片

          設計師經常面臨的一個難題就是項目設計完成后,設計價值無法得到有效的量化。設計相對比較主觀,比較難有客觀的量化結果體驗好與不好,但也能夠通過一些不同的維度來判斷一個設計作品好與不好。這些維度可以是產品角度的可用性測試、用戶角度是口碑測評、內部自查角度的項目復盤總結、以及相關專業人士或者干系人的角度的建議等。

           

          主觀維度:

          我們進行了可用性測試,用戶評論調研,也將項目整體設計思路進行相應總結,并且通過和公司內外各界專業人士進行交流獲取反饋。

           

          在客觀角度:

          從整體數據效果這塊兒看,改版后這半年,我們會密切關注DAU的變化趨勢,同時將整體數據拆進行分段分析,對比之前不同體驗階段數據有無明顯變化,用以來評判設計改版后在數據上的有效性。
          收到的設計反饋信息是單一面或者單角度時,好與不好的判斷相對片面,如果能夠從多方不同維度收集設計反饋,信息面相對會更全面,也能夠為后續迭代提供更多的切入點。 

           

          – 本文小結 –

          圖片

          通過洞察-分析-制定清晰的用戶體驗策略,在設計方案推動的時候確保項目實現能力以及協調效率,最后對項目進行全面的驗證,形成閉環。是產品體驗設計師需要構建的能力體系,也是設計為產品創造價值的鏈條。這是關于產品體驗的整體內容。很重要的一點:任何好產品都離不開持續迭代。

          z

          原文地址:TCD設計中心(公眾號)

          作者: OUOU

          轉載請注明:學UI網》【產品體驗設計】-設計實踐篇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藍小助,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www.syprn.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日歷

          鏈接

          個人資料

          藍藍設計的小編 http://www.syprn.cn

          存檔

          亚洲va欧美va天堂v国产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