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7-29 杰睿 B端ui設計文章及欣賞
公司平臺的B端流程中,發現原來平臺規范有這么多細節要注意,包括上架、維運、客服、下架、匯款、結案等,每個部分都是平臺運營關系,但也牽涉到客戶維護、消費者關系。
這個有點像新平臺的心路歷程,賽道管理一個平臺,初學者會需要建議哪些文件規范。
先用大家比較常見的案例:「活動通」、「好學校」,因為我們的模式跟他們比較接近。
想像一個活動主辦單位第一次在上面舉辦的活動中,會先遇到什么問題:
以下的問題看起來很簡單,但確實都是新手可能會遇到的問題,而平臺規范有一個大任務:
「讓 B 端簡單的問題可以快速找到答案」
迫切減少時間在回覆基本問題上,因為必須把更多的時間花在大客戶身上,而身為臺灣最大的活動平臺,這類常見問題當然都準備好了:
活動通甚至有部落格,已經放出了各種式的活動教學文,不再是制式的QA。
拉回到我現在參與的新平臺,看到上述的都要從0開始建立,必須是針對先導新手的教學文件,或者是較惡劣的經驗分享文章,都需要大量的文字寫作能力。
因此可以想像的到,當聽到別人說要建立一個平臺,除了考量到雙邊的客戶來源,接著就是所有規范的建立,想像一個陌生人第一次接觸陌生平臺,勢必要準備足夠詳細的教學文件、常見問題集,絕對不僅僅是后臺程序碼寫完就。
再以活動為例,假設我們現在活動已經上線,主辦單位通常會遇到哪些問題呢?
接下來的問題乍一看很簡單,也確實新手都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但其實平臺在這個期間會收到C端更多的消息,相當于:
因此金字塔的任務變成了:
「讓C端消費者去詢問該場次的B端客服」
由于平臺的客服量非常巨大,我們很難承擔,雖然都會建立常見的問題集,但遇到很簡單、處理繁瑣的問題,也只能走最簡單的方式,因此以目前新平臺的處理方式,我們面對消費者的訂單文件問題,都會直接傳B端的聯絡信箱給,繼后續連續來回溝通的時間,而接下來就能用多的時間建立更完整的QA。
一個活動結束,通常是一個問題:
而身為平臺方,大會的任務我認為是:
「讓B端客戶滿意本次的服務,并再次愿意來平臺上架」
有些人可能覺得這跟前面的說法矛盾,如果減少與B端客戶交流,那要怎么讓他們感受到「服務良好」呢?
我在構想這件事時,會用「乘客旅程地圖用戶旅程」來發想,意思是客戶跑完整流程遇到所有卡關,平臺方如何用「系統」的方式來解決,但同時又讓對方感到「客制」?
以目前的方式我們實現的是「真理的文字」,有些平臺的常見問題集可能是制作冷冰冰,很文字化的答案,我們近期正在修改每一個答案,都變成好像我當面說話的口吻,也是一樣的概念。
雖然有公版信,但我們也在修改公版信的「溫度」,讓收到的人不會覺得他是收到機器自動回復的